關(guān)注合唱教學提升音樂綜合素養(yǎng)
對中小學合唱教學的改革要本著一定的原則,把握一定的方向,即合唱藝術(shù)的普及性,通過有效的方式融合到合唱教學之中,從而探求具有中國特色的合唱教學風格。合唱的教學應(yīng)當是“趣味性”和系統(tǒng)性的結(jié)合,并且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讓合唱課走出課堂;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活躍學習氣氛、增強實踐性,激發(fā)學生對合唱課的興趣;把合唱藝術(shù)的教學,變?yōu)橐粋€廣泛的參與平臺,從而推進合唱課教學改革的進程。
在教學中,既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又要注意音樂教育的本質(zhì),即審美、感性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既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與教學技能,也要注意自身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固定的教學理念、改進合唱課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切實地把合唱教學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以全新的教學觀念,使中小學合唱課的教學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鐘維國. 中小學合唱實踐教程[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楊鴻年.童聲合唱訓(xùn)練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谷建芬. 兒童音樂[J].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9(11).
[4]周柱銓. 中國音樂史[M]. 山東音樂出版社.
[5]樂丁. 少兒合唱隊練聲曲選粹[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6]王次炤. 音樂美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孫繼南.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M].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8]李丹芬. 多來咪[J].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