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皮影戲 >

北京的皮影戲藝術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自元、明、清建都于北京后,使北京皮影戲藝術有了長足進步,并在逐漸興盛的時期里,形成了北京的流派和區(qū)別于其它地區(qū)的獨特風格。

北京皮影其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繪畫雕刻和操縱技巧兩個方面。從前,北京皮影也分為兩大流派。一派以灤州影為基礎,稱之為東派。一派以蘭州影脈系為主,稱之為西派。這東西兩派以北京城的中軸地理位置劃分,互不相攪。然而,這兩派都受其大都市生活的影響,演出場所多為廟會并進入到宅門府、院里,所以,一改原有之粗獷渾厚的演唱特點為輕歌細語,一些冗長的連臺本戲也因時間有限而不得不取其精華段落來一折折演出。此外,更由于京劇在北京的興盛,使北京皮影的唱腔日漸落伍。然而,北京皮影的造型方面卻能從京劇舞臺的服飾中吸收了大量精華,使其影人更顯英俊瀟灑、刻意精巧,逐步形成了區(qū)別于其它地區(qū)的京派造型。

另外,北京皮影一改大段冗長的唱腔部分而加強了皮影戲的操縱表演技術。目前,北京皮影團尚有能一人同時操縱5―7根桿子的技巧,可堪稱皮影操縱技術當中的一絕。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