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小蜻蜓》教案設計-小學音樂教案

作者:盧佩貝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教師來源:青田縣塔山小學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通過多種有趣的參與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小蜻蜓》是一首優(yōu)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雖然學習材料簡單,但在設計教案時,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深入挖掘教材,大膽地進行探索,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表現(xiàn)音樂。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美感人

《小蜻蜓》是一首三拍子歌曲,為此我將四二拍的《口哨與小狗》與四三拍的《拉勾勾》組合,作為進教室的音樂,使學生一進入教室就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對四三拍子的歌曲有印象?!缎◎唑选返囊魳吩谡谜n中流淌,讓學生細細品位體驗歌曲的優(yōu)美旋律?;瘖y表演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猶如一只只形態(tài)各異的小蜻蜓在空中飛舞,整堂課從開始的音樂美、到學生的歌聲美、表演動作美、環(huán)境氛圍美、課件制作美、教師語言美---無時不體現(xiàn)著美,“美”字貫穿始終。

 

二、巧用媒體、道具,激發(fā)興趣

電腦多媒體教學由于它的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挖掘課件的優(yōu)勢,把知識、音響、動畫統(tǒng)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驗三拍子節(jié)奏旋律,我準備制作小蜻蜓隨三拍子音樂在美麗的田野上空捉蚊飛舞的動畫,通過聲音與畫面的結合,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解決了學習的重難點;在感受音高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準備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把音的高低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與學生的體態(tài)語言相融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表現(xiàn)小蜻蜓,制作許多非常精致的小蜻蜓頭飾,讓學生充分感受表演的逼真和表演的樂趣。

 

三、破除常規(guī),學唱歌曲

傳統(tǒng)的新歌教學模式,勢必造成課堂氣氛的乏味。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改變了過去的傳統(tǒng)模式,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歌曲教學的深度,體用圖譜游戲,既簡單明了形象地點出了歌曲的結構,又讓學生在“蜻蜓飛舞”的游戲中學會歌曲,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熱情、積極參與,從而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主體自主參與的教學理念。

 

四、拓展教材,想象模仿

學生學習音樂創(chuàng)作常常從模仿入手,模仿是音樂創(chuàng)作的必經(jīng)之路。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蜻蜓的身體特征,讓學生模仿小蜻蜓飛舞時的舞姿,想象小蜻蜓捉蚊蟲時勇敢、勤快的樣子,并鼓勵學生自編與眾不同的動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模仿力,激發(fā)學生的編創(chuàng)激情。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版音樂第一冊第七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2、引導學生用優(yōu)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xiàn)抒情優(yōu)美的音樂情緒;用不同的速度來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

[     ]  綜合課

[教學重難點] 體驗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和歌曲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律動法、體驗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過程]

引導策略

教  學  活 

 

一、            

組織教學

調節(jié)情緒

跟隨《口哨與小狗》和《拉勾勾》剪輯而成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讓學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礎上,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

激情導入

感受音高

1.運用謎語 ,激發(fā)興趣.用謎語引出“小蜻蜓”

細細身體長又長,身後背著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專除害蟲有助益。

2. 簡介小蜻蜓激發(fā)學生興趣,了解有關小蜻蜓的知識,初步滲透保護益蟲教育。

3.身體語言  感受音高

當音樂彈出“3 - 5  2 -  -6  - 1  5 - - ”的時候,學生身體模仿蜻蜓往低處飛;

當學生聽到“5 - 3  2 - 1  6 - 1  2 - -”的時候,身體模仿蜻蜓往高處飛。    

 

 

利用身體語言,形象地體現(xiàn)出音的高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解決音高的學習。

 

 

三、

巧用媒體

感受節(jié)拍

1.觀看媒體:哪只蜻蜓飛舞的動作最適合這段音樂?(課件中有兩只小蜻蜓,一只隨著音樂節(jié)拍飛舞,另一只則胡亂飛舞。)

2.通過大屏幕隨三拍子音樂模仿小蜻蜓飛舞、捉蟲。(反復)

3.啟發(fā)學生用奧爾夫聲勢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據(jù)學生的動作分組進行合作。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不同的身體節(jié)奏。

利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強弱規(guī)律,巧妙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四、

聲情并茂 渲染氣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

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師朗讀歌詞。

2、你認為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朗讀?

3、你覺得該用什么樣的心情來朗讀?

充滿感情的朗讀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五、

圖譜游戲

情境表演

1、初聽歌曲(出示圖譜),教師范唱。

2、聽錄音范唱,看課件演示,小蜻蜓飛過草叢,每一樂句結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結尾音高排列)

同聽唱法教學,學生輕輕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飛舞感知樂句。

師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動作,生扮演草叢,全體演唱歌曲。

請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分別扮演蜻蜓、草叢,全體表演唱。

改變傳統(tǒng)的歌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形象的圖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感受音高,既學會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樂句。

 

六、

發(fā)揮想象 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張圖片,請學生觀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后小結。

    小蜻蜓自由飛舞的圖片

  小蜻蜓高興游戲的圖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圖片

2、啟發(fā)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聲音的連貫去表現(xiàn)三幅圖片,并進行演唱。

3、把圖片和音樂結合,讓學生根據(jù)音樂速度的不同,表現(xiàn)不同形象的螢火蟲。

4、情境表演,學生頭戴小蜻蜓的頭飾,化妝成螢火蟲,隨音樂進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了解了不同畫面所表現(xiàn)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同時滲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緊緊抓住音樂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感氣氛,讓學生用音樂的形式表達情感,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活躍課堂氣氛。

七、

余音繚繞

蜻蜓飛舞

1.放《小蜻蜓》的音樂,

2.學生帶著頭飾輕輕飛出教室。

在美的歌聲中小朋友意猶未盡。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