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法國號》教案

作者:白開水00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教學內(nèi)容:

1、唱 《法國號》

2、認識 銅管樂器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生活、歌曲中的圓,認識“圓”的吩咐含義和多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

2、認識法國號,學習用富有彈性或連貫舒展的聲音演唱《法國號》,同時感受三拍子的特點。

3、認識銅管樂器,知道它們的名字,能模仿它們的演奏姿勢。

教材分析: 

    法國號又稱圓號。《法國號》是一首節(jié)奏規(guī)整、圓舞曲風格的法國名歌。F大調(diào)、三四拍,歌曲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輕快跳躍和優(yōu)美舒展的旋律交替進行,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們對法國號的喜愛、夸贊。在演唱歌曲時,模擬號聲“嗡巴巴”從閉口到張口吐字要清晰富有彈性、不宜過重。最后一句分解和弦要認真聆聽的基礎(chǔ)上盡量準確地演唱。

教學目的:

1、認識法國號,學習用富有彈性或連貫舒展的聲音演唱《法國號》。

2、通過學唱歌曲《法國號》,感受三拍字的特點。

3、通過探索生活、樂隊中的圓,認識“圓”的豐富含義和多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過程:

一、感受(看――說――聽――做)

1、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上,我們學習《美麗的圓》。說到圓,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太陽、月亮等等,這些東西都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圓形的東西。 你們看,老師今天帶來什么?知道它是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們,它呀是一件樂器,名字叫做“圓號”。

2、摸一摸。老師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指一指,看看圓號身上哪些部分是圓的?這個部分叫做“號嘴”、這個部分呢叫做“號口”、中間這部分就是“號身”。(生指到各個部位,師依次進行介紹)

3、師介紹圓號的形成過程。

    這件樂器可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人們靠打獵為生,在遇到動物的時候,需要求助于其他人員,那時侯,通訊設(shè)備可沒有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有手機、小靈通……人們用聲音來傳遞信息,他們用牛、羊等獸角做成可以發(fā)出聲音的器具。在17世紀,人們用兩米多的黃銅管盤成的圓形號角, 用31種特定的號聲,來描繪所見到的動物種類,大小和顏色。你們看,這就是圓號最初的樣子。(多媒體出示圖片)后來,為了讓圓號的聲音更為豐富,人們又進行了幾次變革。你們看,這是后來變革之后圓號的樣子。直到20世紀,圓號才演變成這個樣子。(師高舉圓號)老師講了這么多,你想不想聽聽圓號的聲音呢?老師就來吹一吹,小朋友們聽一下,圓號的聲音怎樣?同時,看一看老師的演奏姿勢是怎么樣?

2、師吹奏《法國號》

4、師:誰來說說圓號的聲音怎樣?恩,圓號的聲音很圓潤,有種神秘的色彩。那,老師吹奏的時候姿勢是怎么樣的呢?老師的左手怎樣放的?右手呢?

5、師請小朋友模仿圓號演奏姿勢。

6、集體徒手模仿。請學生想象手中仿佛捧著一個圓號,師播放《法國號》音樂,集體隨三拍子的韻律進行律動。

    設(shè)計意圖:在認識法國號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我出示實物,通過“看――摸――聽――說――奏”的形式,讓學生真切得了解了法國號的形狀、大小、聲音、演奏姿勢等,同時讓學生知道了法國號形成的歷史演變過程。在這個認識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避免了一味枯燥的灌輸式講述,同時采用了體態(tài)律動教學法。讓學生想象自己是小小圓號演奏員――手捧圓號,隨音樂進行律動。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捧、搖、晃等有節(jié)奏的動作,與聽、視潛移默化地結(jié)合,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了解,這實際上是為學生開放了多個感官通道,充分發(fā)揮了“通感”“聯(lián)覺”的作用,這比只開放一個聽或看感知通道效果要好得多。

二、體驗――新歌學習

1、導(dǎo)入:小朋友們,老師啊要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圓號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法國號”。老師這兒有一首法國號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的時候,仔細觀察曲譜,看一看這首歌譜是幾拍的?找找哪些樂句是相同的?

2、動作表示三拍子。(拍手、拍肩)

3、請學生隨琴聲一起來做一做。

4、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表示三拍子,并隨琴聲做一做。

5、師分樂句彈奏,生分樂句學唱歌曲。

6、集體隨琴聲哼唱全曲。

7、生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在演唱“嗡巴巴”時。聲音要斷開,富有彈性。其它部分的聲音要連貫,象潺潺的河水,唱足二分音符的時值。

8、師有感情地按要求范唱。

9、生“手捧圓號”按要求演唱全曲。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熟悉旋律的基礎(chǔ)上教唱新歌,引導(dǎo)學生分析樂句、節(jié)奏,并用動作來表示三拍子,讓學生體會三拍子的韻律。通過哼唱、模仿圓號的演奏姿勢進行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向高潮,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和對歌曲的表現(xiàn)能力。

三、拓展

1、導(dǎo)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圓圓的法國號在樂隊中可少不了它?你們看,這是我們學校的管樂隊在演奏樂曲,你們找找看,有沒有圓號?除了圓號,你們還認識哪些樂器?(播放管樂隊演奏錄象)

2、師依次介紹其它樂器,告知學生樂器的名字。

簡單說一說樂器身上的圓。要求學生模仿各種樂器的演奏姿勢。(黑管、長笛、小號、中音號……)

四、創(chuàng)造

1、猜謎:師模仿一種樂器的演奏姿勢,用《法國號》的旋律唱出謎面,請小朋友也用《法國號啊》的旋律唱出謎底。

師:笛嘟嘟、笛嘟嘟,誰在唱歌, 生:笛嘟嘟、笛嘟嘟,誰在唱歌,

笛嘟嘟、笛嘟嘟,每天這樣, 笛嘟嘟、笛嘟嘟,每天這樣,

笛嘟嘟、笛嘟嘟,誰在唱歌, 笛嘟嘟、笛嘟嘟,誰在唱歌,

那就要請你來猜一猜。 那就是我的長笛。

…… ……

2、組建小樂隊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師按照樂隊的排列,把全班同學組成管樂隊,請學生按照各自樂器的演奏姿勢,吹奏《法國號》。

    設(shè)計意圖利用學校管樂隊現(xiàn)有的資源,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初步了解樂隊的組合、樂器的名字,從而在音樂課中滲透知識性的特點,讓學生在較大的范圍內(nèi)接受與音樂相關(guān)的知識。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演唱謎面,實際上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導(dǎo)向作用,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創(chuàng)編歌詞,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上啟到一個很好的作用。最后,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組成銅管樂隊,一方面讓學生明白樂隊的組合排列情況,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音樂課在學生高漲的情緒中結(jié)束。

五、課堂小結(jié)

    小朋友們,在銅管樂隊中,到處可見美麗的圓,這些美麗的圓,給我們帶來了婉轉(zhuǎn)、悅耳的聲音。不管在樂隊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這美麗的圓,讓我們記住今天我們學習的――美麗的圓。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