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幼兒音樂教案 >

小班音樂活動:大象和小蚊子

作者:王俊文 曲春曉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9-02-01   點擊: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注意傾聽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較弱,對樂器缺乏了解,《大象和蚊子》這個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節(jié)是幼兒生活中的經驗,能夠吸引他們又易于理解、記憶,并通過故事情節(jié)嘗試讓幼兒來運用打擊樂配音。

  活動目標:

  1.認識并區(qū)分大鼓、串鈴和蛙鳴筒等樂器的不同音色。

  2.嘗試使用樂器,并根據故事情節(jié)和教師一起演奏。

  活動準備:

  1.大鼓、蛙鳴筒、串鈴每人一個。

  2.《大象和小蚊子》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1.敲打樂器,引起興趣

  教師敲大鼓“咚—咚—咚—”,請幼兒閉上眼睛聽,猜猜是什么動物走來了,引出《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欣賞故事,師幼交流

  (1)大象和小蚊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

  (2)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3.引導幼兒發(fā)現故事情節(jié),打擊樂器的配合

  (1)認識幾種樂器,玩一玩,聽聽它們的聲音。

  (2)教師講述故事,在有聲響的地方暫停,請幼兒選擇一種合適的樂器配音。

  (3)教師分別用三種樂器為故事配音,請幼兒感受三種樂器的不同特點: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連續(xù)刮蛙鳴筒表示大象趕蚊子,搖響串鈴表示蚊子飛,使勁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腳。

  4.請幼兒為故事配樂演奏

  請幼兒分組,進行演奏。教師用故事情節(jié)提示幼兒,在合適的地方為故事配樂。

  5.教師和幼兒共同配合故事情節(jié)進行講述

  活動延伸:

  (1)請幼兒玩玩樂器,說說這些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還像什么。

  (2)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自己還認識什么樂器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