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知識 > 音樂家 >

普契尼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吉亞卡摩?普契尼(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十九世紀末至歐戰(zhàn)前真實主義歌劇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發(fā)表的《曼儂?列斯科》,著名的有《藝術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

  普契尼――意大利歌劇作曲家。1858年12月22日生于盧卡,1924年11月29 日卒于布魯塞爾。父親米凱萊從事作曲、演奏、教學活動,在普契尼6歲時就去世了。普契尼童年時并沒有顯示出特殊的音樂才能或興趣,由于親人的希望和母親的鼓勵,進入盧卡音樂學院,從作曲家C.安杰洛尼學習后,才逐漸顯露出音樂才華。16歲參加管風琴比賽獲得第1名,19歲任圣馬丁教堂合唱隊長和管風琴師。他生活貧困,當鄰近城市上演G.威爾迪的《阿依達》時,他徒步往返去聽歌劇。這部歌劇使他十分震動,并立志要成為一名歌劇作曲家。

   普契尼的父親在他6歲時去世,所以他被送到叔叔福圖納托(Fortunato Magi)那里來學習音樂,但是福圖納托卻認為普契尼是個沒有修養(yǎng)且粗俗的學生。后來普契尼成為盧卡教堂的風琴演奏家與唱詩班教師,但是直到觀賞了著名的歌劇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的歌劇《阿依達》之后,普契尼才決定當一位歌劇作曲家,而為了欣賞這次歌劇演出,他與朋友徒步18.5英里(30公里)前往比薩。

  他10歲開始當唱詩班歌童,14歲任教堂管風琴手。因為普契尼得到了獎學金與一位親戚的幫助,于是在1880年進入米蘭音樂學校(Milan Conservatory)就讀,在浪漫派作曲家蓬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及巴齊尼(Antonio Bazzini)的指導下學習作曲,1883年畢業(yè)。在普契尼21歲的這一年,他創(chuàng)作了《安魂曲》(Messa),標志著普契尼家族與盧卡的基督教音樂長久合作之下的顛峰。雖然普契尼將這部以天主教彌撒為背景的作品命名為安魂曲,但是卻以《光榮彌撒》(Messa di Gloria)而聞名。這個名稱是技術性的以頭兩位角色(Kyrie及Gloria)來命名,而忽略其他角色。

   這個作品也隱約透露普契尼成為劇作家的跡象,因為他在舞臺上展現(xiàn)出了戲劇化力量。男高音與男低音的獨唱者在 詠嘆調上具有爆發(fā)力的演出,的確是比教堂音樂更加類似歌劇的。因為它所擁有的管弦樂編曲及戲劇般的力量,所以普契尼的《安魂曲》常常被拿來與威爾第的《安魂曲》(Requiem)相題并論。

  在音樂學校就讀期間,普契尼從豐塔納(Ferdinando Fontana)那里得到了一個歌劇的劇本,并在1882年參加一次歌劇作曲競賽。雖然后來普契尼并沒有獲勝,不過作品《群妖圍舞》后來于1884年在米蘭威爾姆劇院(Teatro Dal Verme)舉行公演,而且獲得黎柯笛公司(Casa Ricordi)黎柯笛(Giulio Ricordi)的注意。普契尼因為受到黎柯笛的委托,所以第2部歌劇《埃德加》(Edgar)于1889年公演。后來普契尼也與豐塔納成為終生的好友。

   從1891年開始,普契尼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托瑞德拉古(Torre del Lago),這是一個距離盧卡15公里、位于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與馬撒秀可里湖(Lake Massaciuccoli)之間的小社區(qū),位在維亞雷嬌(Viareggio)的南方。普契尼在托瑞德拉古承租了一間房子,不過他仍然定期的前往盧卡。在1900年,普契尼買下土地而且在湖上建造一間別墅,也就是現(xiàn)在的普契尼別墅博物館(Villa Museo Puccini)。普契尼在這里居住到1921年,因為受到泥煤污染的影響才搬遷到維亞雷嬌。在普契尼去世之后,普契尼的別墅變成了普契尼別墅博物館(Villa Museo Puccini)。而普契尼則被葬在當?shù)氐慕烫弥?,后來他的妻子與兒子也葬在這里。

   普契尼別墅博物館為普契尼的孫女西蒙內塔(Simonetta Puccini)所有,并且開放參觀。

  因為普契尼有抽煙的習慣,所以從1923年底開始抱怨慢性的喉嚨痛。因為被診斷出罹患喉癌,所以醫(yī)生建議他前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進行一種新的實驗性放射線治療。因為普契尼與妻子從不知道癌癥是多么嚴重,所以只有告知他們的兒子。

   普契尼在1924年11月29日死于治療所引發(fā)的并發(fā)癥(因為在手術后無法控制流血狀況導致心肌梗死)。他的死訊在《波希米亞人》上演期間傳到了羅馬,所以表演立刻終止,管樂隊則為這些感到震驚的觀眾彈奏了弗雷德里克?肖邦的《送葬進行曲》(Funeral March)。普契尼在1926年埋葬在米蘭,但是他的兒子后來將他的遺體移到托瑞德拉古普契尼別墅內的禮拜堂內。

  《圖蘭朵》是普契尼最后的作品,在普契尼去世時仍未完成,最后的一幕是由弗蘭科?阿爾法諾(Franco Alfano)根據(jù)普契尼的草稿來完成的。不過弗蘭科?阿爾法諾是否完全遵循普契尼的草稿則引起一些質疑。

上一篇:西貝柳斯 下一篇:迪卡斯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