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略談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的整合

作者:甘肅省嘉峪關市迎賓路小學 雷莉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1-08-16   點擊: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小學音樂教學所占比重越來越高。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鑒賞能力。而將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融合在一起,能有效提升音樂課堂質量,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肢體表達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整合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能給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舞蹈教學;整合

  引 言

  音樂與舞蹈有著緊密的聯系,兩種藝術形式互為表里、相輔相成[1]。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音樂與舞蹈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兩種藝術的魅力。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舞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而在舞蹈中滲透音樂也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形體姿態(tài),提升學生的氣質。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將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對提升教學效果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整合存在問題

  (一)音樂課堂內容單一

  在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多數音樂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依照教材內容,由教師在講臺上領唱,而學生跟著教師學唱。首先歌曲的選擇并沒有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這種教學方式單一、枯燥,難以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音樂也不等于唱歌,音樂還有其他多種表現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一些歌曲,還應掌握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但是,目前的小學音樂課堂很難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并且在單一的課堂內容和形式下,反而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二)學生參與性差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與舞蹈分屬不同的課程,處于獨立的狀態(tài)。并且由于課堂內容依附教材,所以內容趣味性較差。雖然音樂課堂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但是課堂的根本目的還是讓學生了解部分樂理知識,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而學生往往只有身體在課堂內,并沒有實質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只有部分表現欲較強的學生會積極地參與其中,多數學生的參與性較差,自然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能將音樂和舞蹈課程整合在一起,則能有效地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取有趣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將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整合在一起,提升課堂趣味性,讓學生沉浸其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小學音樂教師多是由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所擔任,舞蹈功底較差。部分教師可能會講授聲樂樂器方面的知識,來提升學生樂理方面的素養(yǎng)。但是想要將音樂與舞蹈教學整合在一起,他們還存在能力上的欠缺。這種情況極大地限制了趣味性課堂的創(chuàng)?,要想將音樂與舞蹈整合在一起,還需要學校內部音樂教師和舞蹈教師的共同努力,但是由于專業(yè)認知的差距,整合的工作效率低下,形成的內容缺乏趣味性,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但是能到什么程度依舊沒有很好的把握,這對教學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二、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整合策略

  (一)豐富教學內容

  實踐證明傳統的音樂教學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一定要將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整合在一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脫離對教材的依賴,教材的內容死板枯燥,而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沒有有趣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則很難達到教學目的。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喜好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音樂,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看一些動畫片,而將這些內容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部分懂旋律的學生來講,這會使他們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更加喜歡音樂課堂。最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消除音樂課堂與舞蹈課堂的獨立性,將音樂與舞蹈更好地整合在一起,根據歌曲、歌詞編排相應的舞蹈動作,提升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關聯程度,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舞蹈中感受音樂節(jié)奏,在音樂學習中領悟舞蹈美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