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發(fā)揮初中音樂課堂育人功效的實施策略
(五)借助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德育素養(yǎng)提升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非常重視,將很多的音樂知識學習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方面,教師只注重于對學生音樂歌唱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學生以啟發(fā)式、深層次賞析式學習的拓展,這嚴重阻礙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使音樂教學活動失去了其原有的價值,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英雄凱旋歌》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欣賞音樂,在此基礎上探究音樂的特點,借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片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了解歌曲的相關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與"英雄"相關的活動,如:搜集與"贊美英雄"相關的歌曲,并與同學積極分享,將自己聽完歌曲后的情感表達出來,與同學積極交流、探討,使學生能通過實踐活動真正走進音樂中,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
(六)加強音樂的情感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音樂有了足夠的興趣,學生的音樂水平才能更好的提升。音樂是表達人們內心想法的一種獨特的方式,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個特殊的方式。因此音樂課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并且?guī)椭鷮W生樹立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而不是對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音樂的學習卻不能理解音樂所包含的情感。好的一個情感理解對學生德育教育有著很大的幫助,對學生人生觀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不能只是側重與音樂技巧和方法的傳授,同時也應該上升到情感的層次。比如《感恩的心》這首歌中所贊美的無私和感恩的情感。告訴人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如意。同時也包含著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感恩。要常懷著感恩的心來看待生活中的事情,感恩自己的朋友,感恩親人,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讓學生通過這首歌的學習,懂得感恩的重要性,也可以從自己做起,常懷感恩之心。
(七)音樂德育滲透立足教材
不論是那個學科的教材,它都是經過專家仔細篩選的。初中的音樂教材中的經典音樂內容都把德育教學滲透其中。欣賞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二泉映月》進行簡單的欣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抒發(fā)一下情感。教師在聆聽完學生的感受后,可以將作曲背景、作曲原因,為學生一一展示。之后再次引領學生欣賞一遍《二泉映月》,然后挖掘一下曲子的深入內涵,讓學生們感受到阿炳對痛苦生活的不滿、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和對光明未來的向往。結合當前一些現(xiàn)代社會逆境重生的例子,如201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李國秀張順東夫婦,他們是一對平凡而普通的農村夫婦,家境貧寒,但是卻身殘志堅、自強自立,憑借自身的力量,擺脫貧困,被譽為中國最美家庭。以新鮮的事例來引導教育學生哪怕身處逆境,也不要放棄自己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創(chuàng)設音樂德育教育情境,深化音樂德育內涵
音樂作為一種極具感染力的藝術,它能較好的抒發(fā)人們的情緒。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能用它所具有的藝術美感來感染人,與此同時也把音樂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人類崇高的精神潤物細無聲地傳進人們的心中。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對音樂教材內涵進行提煉,進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滲透情景。例如:在欣賞民族音樂《雨打芭蕉》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南方芭蕉樹、濛濛細雨、以及那雨珠隨著風拍打在芭蕉葉上的畫面,當然最好的是將雨打芭蕉葉的聲音也一并錄進視頻。通過播放琵琶曲《雨打芭蕉》,聆聽大自然的樂章,讓學生體會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結合的美妙,領略到祖國的錦繡河山,在學生內心播撒下愛國主義的種子,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樣的音樂教學,既能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提升課堂質量,又能增強音樂感染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深化德育內涵。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師順應教育時代發(fā)展,在教學中圍繞德育開展教學活動,利于提升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綜合化、多元化發(fā)展。因此,音樂教師需要對德育教育內涵進行分析,之后借助全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發(fā)展學生價值理念,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蘭.建德立禮莫善于樂--試談德育指向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改革[J].北方音樂,00(1):14-16.
[2]呂林.以樂育人,以美育德--淺談初中音樂教育中的德育滲透[J].藝術評鑒,00(03):14-15.
[3]吳旭林.淺談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德育滲透教學[J].軟件(電子版),00():116.
[4]向麗.以美育人:初中音樂課程德育功能的滲透路徑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