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電腦音樂制作中的人性化處理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030811班
關鍵詞:人性化、音源、midi、控制器
用電腦加上軟音源,再加上各類軟效果器插件,再加上你的音樂修養(yǎng),就這樣一張你夢寐以求的CD將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陶醉。然而許多人在頭腦的高燒冷卻之后,卻發(fā)現情況并不樂觀。
沒看見嗎?有的midi制作人將音樂彈奏之后,馬上進行標準的量化,即刻開始了下一個聲部的彈奏,這樣的錄音效率的確很高。不過它給聽者帶來的是沒有活力、缺少溫暖、毫無人性的感覺。因此,在進入midi制作的初級階段以后,我覺得有必要對音色、音序、控制器這三大元素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使得音樂在制作當中注重三者的結合,達到音樂制作人性化的境界。
音源的深入發(fā)掘
過去有這么一句話:“沒有不好的音源,只有不會用的人”。很有道理,我們都知道,音源的設計者們在開發(fā)制作音色的時候總是和音樂家們共同研究的,不同的音色用于不同風格的音樂。這已是眾所周知的,而這一點往往被一些音樂人所忽略。另外一點,有人的作品千篇一律的使用現成的那幾個音色。要知道,這是你個人的作品,這樣做的結果使每部音樂聽起來都一樣。比如善用LFO控制器的深度及速度進行實時控制,可避免那種簡單機械的重復。其實每個音源上都已提供了各種控制器調制功能,這一點應多多利用。另一點要充分了解或者去熟悉一些真實樂器的發(fā)音原理、聲學特性,這一點我嘗試過,用音量踏板制作管樂器的漸強,因為管樂往往是每一個音出來之后才逐漸推大了音量的。當然還有一些先進的輔助midi設備。如吹管控制器、吉它控制器等等,用它們產生更加人性化的效果。大量利用音色編輯軟件來修改音色的合成參數如修改音色的音頭,延遲音等,還有增加擴展卡,或者是擴展板也是好的辦法,我長用不同的音色疊加在一起產生原來沒有的音色,這一點上要有棄而不舍的精神.我的辦法是讓音樂循環(huán)放音,然后改變某個音色的變種直到我趕到滿意為止.
有時你要的聲音完全存在于不相干的樂器的音域之外,這大大擴展了你的音源,我的園號音色不太好,卻在一個Bass音色的中音區(qū)發(fā)現了它的使用替換價值。有時調整一個濾波器的截止頻率,會使你意外的驚喜,那才是你要的聲音.
音序功能小竅門
我的小號音色都是帶尾音很長的音色,當需要用到雙吐、三吐效果時,只需將各音在鋼琴卷簾窗中將長度縮短即可。由于很多樂器都是單聲道設置,為了獲得寬廣的立體聲效果,我都復制幾次在Pan設置中將他們分開,然后在混響上作一些設置,使他們產生前后左右的感覺,再聽就不一樣了。
在制作合奏的效果中多采用獨奏分軌,然后疊進一個合奏,會有很好的效果。少用粘貼和復制也是一種產生人性化效果的方法。另外我常采用時間在各軌的移位使音樂產生一種群奏感覺.每個聲部都應該錄制到單獨的音軌上,便于混音時的調整.為了獲得逼真的效果,在做管樂器的演奏效果時我常用那些帶有氣聲的獨奏音色加上群奏音色,或者帶有手指磨擦聲音的音色與其它音薩色的混合產生更加真實的效果.
合理使用效果器
用各種效果器插件來改變聲音,如貝司可以用低音增強器或者是均衡器來修飾,對電子樂器與真實樂器的動態(tài)處理由于電子樂器的動態(tài)大,因此可使用較輕的壓縮.各效果器的排列順序也很重要.
賦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