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大學音樂論文 >

高校音樂教學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原則及對策

作者:杜鵬宇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杜鵬宇

  【摘  要】隨著高校教學走進數(shù)字化時代后,多媒體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典范。尤其是其直觀性強和交互性良好的特征完全符合高校音樂教學的需求。筆者經(jīng)過實踐教學發(fā)現(xiàn),高校音樂教學可以運用多媒體系統(tǒng)實現(xiàn)師生交互式的教學,是對原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更新,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促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有了較大的提升,有利于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讓他們的音樂思維得以深入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活躍了課堂,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了教學與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校  音樂教學  多媒體技術  原則  對策

  高校音樂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單一、抽象的音樂變得多維而具體,在技術的支撐下 ,音樂教學實現(xiàn)了動態(tài)化,已經(jīng)成為音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輔助手段。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一些教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技術,出現(xiàn)誤用濫用的現(xiàn)象,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關于多媒體的使用必須遵循其使用原則,教師需要經(jīng)過培訓,保證充分掌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方式與方法,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校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原則

  1.輔助原則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其目的是輔助教學,完成教學要求,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準確定位教師、學生和多媒體之間的關系,遵循“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地位”的原則。課堂教學的實質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音樂教學是一種傳遞情感的藝術,因此教學中更關注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與溝通。所以教師充滿激情的演示和鼓勵的眼神溝通是多媒體技術無法復制和替代的。因此,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通過教師積極指導、學生主動探索完成的,而多媒體技術則提高了課堂教學互動性的附加值,實現(xiàn)了音樂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2.視聽協(xié)調一致的原則

  教師準備音樂教學課件過程中,其圖片、動畫的選擇要與音樂緊密相關,保證視聽協(xié)調一致,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充分融入課堂的教學中,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每一門學科都應該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素質和見解,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其教學目的也包括激發(fā)和保護學生在音樂試聽過程中的獨立見解和學科態(tài)度。藝術是個性化的,學生的感受和個性應該得到保護和鼓勵,才能讓藝術發(fā)揚光大。不同學生之間的藝術層次和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要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積極融入到多媒體教學之中,利用其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聲畫結合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是音樂多媒體課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完全表述音樂的所有內容,也不應該如此,否則將不利于學生在情感上對藝術和音樂進行想象。

  3.適度原則

  多媒體技術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技術相比,其優(yōu)點體現(xiàn)在多種視聽手段和方式的應用,讓課堂教學更加多元化、多維化、多途徑化。然而,多媒體作為音樂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手段,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把握好適度原則。所謂適度,就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要根據(jù)自身音樂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符合課程本身的教學內容,并使之操作簡單。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供符合教學條件的多媒體資料,使學生能夠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甚至學生可以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自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應用的對策

  1.搞好教學方法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整合

  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一個重要變革就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否則就會影響教學效果。更不能不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一味地由老師進行灌輸。一味地進行灌輸,會使學生產(chǎn)生乏味和疲勞感,進而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樹立現(xiàn)代教學觀念,將多媒體教學方法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結合,在實際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在高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然而當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后,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但也存在灌輸式教學的風險。一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灌輸式教學,師生之間的交流勢必下降,當教師只顧自己講課,不顧及學生的反映,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隨之下降,這樣不但沒有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反而成為教學中的制約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并讓學生去思考并回答問題,另外可以適當增加小組討論,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共同討論一個問題,然后選擇一個代表向大家演示,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才是多媒體教學的真正目的。在采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多種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不拘泥于書本。如果教師不能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映,就不可能對學生課堂反映作出反饋,并根據(jù)反饋調整教學內容,最終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最終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簡單來說,就是要求教師時刻觀察學生的接受狀況,根據(jù)學生特點選取課堂教學內容,并及時調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大學音樂課程豐富多彩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2.構造多樣化的音樂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圍繞著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和教學模型。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支持下,教師應該研究如何構建教師、學生、多媒體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現(xiàn)代音樂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針對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的一致性,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式教學,其目的是通過對已有知識的激活,然后促使學生能夠識別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促進學生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和學生彼此之間的有效合作性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針對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互動,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并且有助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之間相互促進。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自己的才藝,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表演的機會,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實現(xiàn)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和要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音樂體驗機會,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

  3.科學選擇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選擇必須依據(jù)科學的教學理念。盡管多媒體技術具備很多優(yōu)點,但是從教學的整體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目標角度而言,一種教學手段是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的,也無法有效實現(xiàn)教學要求。教育界的實踐表明,所謂最好的教學手段必須是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而言的。盡管在多媒體盛行的時代,大力提倡課堂多媒體、數(shù)字化等理念的引進,但是并不意味著對其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否認,而是要針對具體的學習情境和需求,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點,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或者是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將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設計之中,尤其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從而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方式兩者之間的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例如,對于課堂音樂作品的賞析,教師可以將作品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剖析,但是里面涉及的一些類似作品,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頭腦風暴,利用板書寫出一系列相關的作品,從而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滿足教學需求。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教學設計提出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例如一些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則應該選擇圖片或視頻進行補充教學,所以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多媒體則能夠充分發(fā)揮其功效。此外,還有一些文字內容豐富的課堂教學或邏輯思想較強的教學內容也無法使用多媒體技術,這些并不奏效,甚至適得其反。因此,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4.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高多媒體課件質量

  教學過程的有效設計是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最佳方法。教師在設計過程中,必須首先定位學生與教師的角色,基于對學生學習特征的合理分析與教學內容的充分研究,結合不同的音樂專業(yè)教學知識,設定個性化的課堂教學目標,提供多樣化、合理的課堂教學情境,選擇與之相符合的教學策略,進而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安排教學內容,并且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實現(xiàn)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聽系統(tǒng),讓學生真正走入音樂體驗的氛圍,接受音樂作品的感染力與表達力。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便捷、更高效。

  教師在進行教學課件的制作過程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制作前的思考階段。該階段的教師必須將教學目標研究透徹,從而為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二,制作過程中的選擇。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材料的選擇,教學重難點的選擇。第三,制作后的試運行階段,教師制作課件后必須進行演示,才能夠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診斷教學內容是否滿足需求,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只有這樣,教學課件的設計才能夠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能夠實現(xiàn)教學要求。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還要充分考慮界面的友好性。即應該處理好畫面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之間的關聯(lián)問題。需要遵循美觀、得體、色彩豐富等原則。

  5.全面推進音樂現(xiàn)代化教育進程,創(chuàng)建現(xiàn)代化教育環(huán)境

  高校音樂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了現(xiàn)代化的教育進程,為了進一步符合時代的教育需求,滿足當代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發(fā)展必須遵循合理性、先進性、科學性三大原則。在這個加速發(fā)展的進程中,多媒體技術的理論與實踐是其核心的理念,所以,大力發(fā)展學校的音樂教學軟件與硬件建設是迫在眉睫的。多媒體是教學采用的有效工具,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但是,教學不應該被多媒體技術左右,應該更加自主化、靈活化,才能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結  語

  在科技不斷創(chuàng)新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自身也迅速地發(fā)展和升級,其廣泛的應用將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尤其是對我國傳統(tǒng)高校音樂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為音樂學習者提供一個更有效的學習與互動溝通的課堂氛圍和環(huán)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熱情,為其有效學習開辟了一條合理的途徑。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為我國高等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開創(chuàng)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謝佳:《對普通高校音樂多媒體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索》,《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第93-96頁。

  [2]彭佩瑋:《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高師<視唱練耳>教學》,湖南師范大學,2007。

  [3]康建華:《論音樂多媒體教學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決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第3期,第94-95頁。

  [4]朱驍:《論“多媒體”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中的應用》,遼寧師范大學,2014。

  [5]龐梅:《高校音樂多媒體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第24期,第141-142頁。

  [6]黎加厚:《電腦音樂教育技術與教育革新》,《電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第37-381頁。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