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大學音樂論文 >

芻議豎笛教學方法

作者: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王子薇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9-05-06   點擊:

  豎笛是源于歐洲的一種歷史悠久的木管樂器,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樂器之一。中學《音樂新課程》要求我們樂器進課堂,我們首選豎笛,因為它音色柔美,攜帶方便,價格便宜,入門較容易,學生能很快掌握其演奏方法。要讓學生嫻熟的演奏豎笛,我們要把豎笛吹奏與視唱、歌唱、創(chuàng)作、欣賞等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下面,筆者解讀豎笛教學流程六個部分。

  一、音階訓練

  不管學習什么樂器,音階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音階訓練不僅能鍛煉手指的靈活度,也能提高學生音準的準確度,本身豎笛就是固定調的,有固定音高。我們的音階訓練一般有三個步驟:一是速度由慢到快,由每個音四拍再到兩拍再到一拍;二是音程跨度有變化,從二度到三度再到四度;三是節(jié)奏有變化,附點、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每堂課都要把音階扎扎實實的復習一遍,時間久了,他們的樂感會越來越好,找音的速度越來越快。有人把音階看作提高手指技能的一種“體操”,這是有道理的。但音階練習的作用不只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訓練手指在運指時能很自然地適應各式各樣的指法,為后來演奏樂曲打下好的基礎。音階練習還可使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上節(jié)約大量時間,可以鍛煉學生的視奏能力。由于熟練掌握了各個調的音階的演奏,遇到過指法比較復雜的情形,手指就本能的選用了最恰當?shù)闹阜▉硗瓿桑P者的體會是音階練得越多越好,特別是當學生考試之前去進行一系列音階練習,對他的實際演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視唱歌譜

  視唱有助于改善學生的節(jié)奏感、音準和音樂感知力,加強學生的讀譜能力。我們在選擇樂曲的時候最好從大家都較為熟悉的開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般以簡單的民歌為主,比如說《茉莉花》,大家都耳熟能詳,音樂聲起大家自覺的就能跟著唱了,這樣能大大縮短教學時間,教學效果也好。視唱歌譜的時候要把曲子唱的非常熟練,節(jié)奏、音準都要把握得很好,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三、無聲的手指練習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指指肚按緊笛孔不漏氣,手指的位置直接影響到音的質量,我們從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按指習慣,練習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為速度的要求而使大力,應該手臂放松,手指按音要有彈性。OK的手指應該是“松、快、準”。“松”指演奏時不用力去“揉捏”笛子,應該手指自然地放在笛子上;“快”指在演奏比如顫音、歷音及快速音時迅速快捷;“準”指手指和氣息、舌頭的配合要協(xié)調,手指靈活不僅指手指運動得很快,也指要具有效果,氣息、指頭、舌頭的和諧配合;手指的按音要具有彈性與力量,手指按音時發(fā)出輕輕的“嘭嘭”聲。手指按孔干凈利落,每一個音清清爽爽,不要優(yōu)柔寡斷得出現(xiàn)滑音。如果孩子手指細小,就不易把笛孔按實,容易漏氣,繼而發(fā)出刺耳的尖叫音。為了避免這個現(xiàn)象,讓學生先進行無聲的手指練習是必要的。

  四、邊唱邊練指法

  單純的指法練習是枯燥的,我們可以一邊唱一邊按孔,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一邊唱歌譜一邊練指法,一開始是有難度的,久而久之,當他們視唱歌譜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時,他們很樂于把尖銳刺耳的豎笛聲換成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這樣一舉兩得,既熟記了歌譜,又練會了豎笛指法。

  五、學生視奏樂譜

  在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引導下,學生視奏樂譜已經是水到渠成了,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學了,給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練,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在學生自主練習時,可以分組學習,也可以同桌互相學習。最后教師進行檢測,全體齊奏樂曲,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樂句,教師要進行指導。

  六、帶著感情去演奏

  在已經能完整演奏樂曲之后,重點要進行情感的處理。演奏作品時要嚴格按照譜上的表情記號進行。因為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時,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過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音樂的各種情感記號就是對它的具體說明。吹奏者能在奏樂譜的同時通過感情記號來進一步展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和情感,達到更正確表達作品的目的。各記號都是有內容的,連續(xù)奏可用來表達流暢,斷奏用來表達穩(wěn)健,跳音用來表現(xiàn)輕快,裝飾音用來表現(xiàn)靈活和圓滑。頓音用來表現(xiàn)達氣的斬釘截鐵,重音可以用來表達肯定和果斷,漸強可以用來表達情緒的慢慢激烈,弱用來表達情緒慢慢的平靜,強用來表達激烈的情感,弱用來表達安靜等。這些感情標記組合在一起形成各種各樣的情緒。把樂曲的音符都去掉的話,看各種情感標記時,就會發(fā)現(xiàn)各種記號連起一條跌宕起伏的線條,貫穿樂曲。如果有歌詞,可以讓一半人唱歌,一半人吹豎笛,感受樂曲的情緒。通過為歌曲伴奏這一形式,能有效的讓學生把情感融入到歌曲中去,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性和合作性。學習豎笛是一個從稍有些“枯燥”到充滿樂趣享受美妙音樂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耐性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