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大學音樂論文 >

音樂師范生的“新音樂課”課程構建的新路徑

作者:渤海大學音樂學院 桑素萍 郭雯慧 錦州洛陽路小學 薛偉琳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3-08-27   點擊:

  為全面落實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的要求,實現(xiàn)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部組建由兩院院士、學科專家、學科教育專家、骨干教師、教育管理者近300人組成的修訂組完成了對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2021年4月至12月國家教材委員會及專家委員對于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標準進行了審核并通過。在藝術課程設置中,“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1)在新課程標準中,把黨的教育方針和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直接細化成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面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標的改革,作為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高校,也要做出應對措施,以新課標要求為依據,加強音樂師范生的從業(yè)培養(yǎng),努力打造適應中小學教學要求的、能夠順利完成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培育任務的教師隊伍。

  一、對“新音樂課”課程的闡釋

  “新音樂課”課程的提出是在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出臺和高校“新文科”教學改革兩大背景下的設想。音樂學科是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著力倡導“新文科”運動,提倡多學科融合,深入挖掘和凝練文科的文化價值,增強民族自信,打造強勢本科教育、教學,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新音樂課”的建設目標就是以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為依據,培養(yǎng)合格中小學音樂師資,為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有理想、有技術、有擔當?shù)暮细袢瞬拧?/p>

  以往的高校音樂專業(yè)師范生開設的專業(yè)課程有聲樂、鋼琴、樂理、視唱練耳、即興伴奏、和聲、教法等主干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本身并沒有不妥,關鍵在于課程內容的安排上不適合或者說不太符合中小學教學的要求。表現(xiàn)為教學內容過于專業(yè)化,面對中小學教材不知道該講些什么,不知道該怎樣完成教學任務,不知道該怎樣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素養(yǎng)培育等問題。所以,需要一門可以解決培育合格中小學師資的綜合音樂課程即“新音樂課”課程。

  “新音樂課”課程依據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把中小學音樂教材所涉及的音樂、文學、歷史、地理等學科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完成音樂教學活動。把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作為該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

  二、“新音樂課”課程授課安排

  “新音樂課”課程意義在于培養(yǎng)能夠勝任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師。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高校師范生都是到實習基地去聽、去看老教師上課,學習他們的上課過程,了解上課環(huán)節(jié),學習上課語言,但他們聽到與看到的只是皮毛,教學的實質內涵很難把握。要想成為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未雨綢繆、厲兵秣馬,對來教材親自研究,提前實踐,才能應對中小學教學要求。

  1. 授課學期安排

  “新音樂課”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綜合素養(yǎng)。比如:聲樂演唱技能、鋼琴伴奏技能、音樂專業(yè)理論知識、相應的文化課知識的準備等等。所以,在本科的第七學期開設“新音樂課”課程完成上崗前的培訓較為合適,第八學期去實習基地實訓,這樣的安排是考慮到前六個學期的專業(yè)準備和第八個學期的實踐。只有前期的音樂技能、理論知識準備充分,后期才能完成知識融合;在文化內涵方面,我們的音樂師范生是有足夠知識儲備的,他們上大學前的高中的文化知識已經很豐富,加之本科階段經過“新音樂課”的訓練,完全可以勝任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工作。

  “新音樂課”預計安排十七周課34學時,要把義務教育階段中四個學段的教學內容合理分配訓練學時,完成全部學段授課訓練。第一學段安排兩周四學時;第二學段安排四周8學時;第三學段安排五周10學時;第四學段安排五周10學時。

  2. 授課內容安排

  “新音樂課”課程依據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中的學段劃分安排教學內容,以保證師范生適應所有學段的教學需求。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分四個學段,第一學段是1—2年級,學習任務是:趣味兒唱游,上課形式是以歌唱為主,加上適當?shù)闹w語言,音樂活動要有聲勢、有趣味兒;3—9年級的教學內容都是“欣賞與評述”。其中第二學段是3—5年級,以中國作品為主,聽賞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積極向上的主題思想,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審美感知和情感體驗;第三階段是6—7年級,繼續(xù)聆聽和欣賞結構較為復雜、思想主題較為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的音樂作品,以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為主,了解中外樂器的名稱及其音色特征,主動參與表演與創(chuàng)作,學會對作品的文化內涵及音樂進行評價;第四階段是8—9年級,繼續(xù)聽賞與評述,音樂欣賞范圍擴展到有代表性的民族、國家的音樂作品,在欣賞作品中體會音樂所包含的愛國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體會音樂帶來的民族自豪感。(1)

 1/5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