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徽劇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帶,在南方流布甚廣;清中期,風靡全國。清乾隆年間,"三慶"、"春臺"、"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咸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清代后期,京劇興盛,徽劇藝人多改學新腔,但徽劇在徽州部分地區(qū)仍然流行。徽劇是一個包羅萬象、五彩繽紛的藝術寶庫,是新安文化燦爛篇章的重要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