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教學設計及點評
本資源推薦人:洪嘯音樂教育網(wǎng)友 媚眼如絲
本教學設計: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天齊小學高微
教
材: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音樂教科書第3冊
年
級:一年級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大鹿》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感受歌曲速度的變化,用歌聲表現(xiàn)大鹿和小兔的音樂形象。
2.能嘗試用打擊樂為特定的情境,增添緊張的氣氛。
3. 準確的演唱歌曲。能分角色極積主動參與歌表演。
教學重點:
通過速度的對比,用歌聲表現(xiàn)大鹿和小兔的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
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師 | 設計意圖 | |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二、歌曲學習 三、歌表演 | 師:聽,清晨的大森林里都有什么聲音?(生聽描繪森林早晨音樂的感受。) 師:聽到什么聲音了?小鳥是怎么叫的?(師出手勢,生隨意模仿。)你們模仿的真像歡快的小鳥。除了小鳥的叫聲,還聽到什么聲音了?流水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師用手勢引導生表現(xiàn),感受流水聲是慢的。)小鳥的叫聲和流水的聲音哪個聲音快一些?哪個的聲音慢一些?(強調(diào)鳥和流水的聲音是快的還是慢的。)我們隨著音樂加入小鳥和流水的聲音。 (師做手勢引導生隨音樂模仿小鳥和流水的聲音。) 師:多么快樂的一個早晨??!小動物們都起來做早操了,來,我們和他們一起做。(師生隨歌曲伴奏做動作,拍手拍肩等。) 師:聽,森林里傳來了什么聲音?(師敲擊物體引出敲門聲。)再聽,敲門聲有什么變化啦?(師快速敲擊節(jié)物體。)快速的敲門聲給你什么感覺?(著急)我們試一試。(生模仿體驗。) 師:聽,這么著急的敲門聲在哪兒出現(xiàn)了?(師做動作,生聆聽在音樂加快時加入著急的敲門聲。)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聽第二遍音樂生隨師做。) 師:是誰在這么著急的敲門呢?它在敲誰的門?在我的歌聲中找答案吧!(師一次范唱,生答后出圖。) 師:大鹿和小兔的心情分別是什么樣的呢?再來聽一聽。(師第二次范唱,生聽出歌曲的快、慢變化。) 生:略 師:那你記住了哪一句了?(在圖畫的基礎上出示歌詞)輕輕地跟我一起唱一唱。(彈琴唱并指導)這回你們自己來唱,看能不能唱下來。(生完整唱) 師:大家仔細聽,我是怎么唱的?(師唱反復)小兔和大鹿的對話我唱了幾次?為什么要這樣唱呢?表現(xiàn)了小兔什么心情? 生:略 師:小兔太著急了,所以要再唱一次。這里用了什么記號?(反復記號)對了,我們再來唱一唱。 師:現(xiàn)在我們分別來唱大鹿和小兔,大鹿先來唱前兩句,小兔仔細聽,唱大鹿的小朋友能不能把大鹿自由自在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把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演唱大鹿和小兔。) 師:唱大鹿的小朋友表現(xiàn)得怎么樣? 生:略。 師:他們在演唱大鹿時的速度是什么樣的?(慢的)慢速可以表現(xiàn)大鹿自由自在,毫無憂慮的心情。 師:現(xiàn)在小兔來唱啦,小兔要唱哪一句呢?小兔在唱的時候還需要請大鹿來配合他們。大鹿也要仔細聽,小兔能不能把著急的心情唱出來? 生:略。 師:大鹿聽的真認真,小兔是用什么速度唱的呢?哦!速度加快了。表現(xiàn)了小兔很著急。 師:請大鹿和小兔共同來演唱歌曲。 師:我們現(xiàn)在自己來設計動作表現(xiàn)這個故事,我來演大鹿,你們演小兔。 師:換一換,你們演大鹿,我來演小兔。 師:我們分別來扮演大鹿和小兔,看誰的動作和別人不一樣,做得最好?。ㄉ纸巧硌莩?BR>師:大家把大鹿和小兔已經(jīng)表現(xiàn)的很好了,歌曲中還有一個人物是誰呢?(獵人)好,我們用打擊樂來表現(xiàn)獵人??纯催@幾件打擊樂分別是什么?(出示鑼、鼓、镲)想一想,怎樣用它們來表現(xiàn)獵人追小兔的緊張氣氛?誰來試一試。(找?guī)讉€學生擔當打擊樂,敲一敲) 師:大家說一說,象獵人追小兔嗎?(大鹿小兔評價引出快速敲擊,再敲) 師:代表獵人的打擊樂在歌曲的哪一句加入合適呢?試一試!請大鹿和小兔來唱歌曲,你們加入打擊樂。 師:打擊樂的同學表現(xiàn)的怎么樣? 生:略 師:這回大鹿和小兔們換一換,打擊樂的同學再來演一遍。 師:獵人最后沒抓到小兔,他會怎樣呢?獵人走了,打擊樂怎樣表現(xiàn)?。克哌h了呢?對,越來越弱了。(引導學生慢慢敲擊打擊樂表現(xiàn)漸弱獵人垂頭喪氣的走了。) 師:我們共同來表演《大鹿》這個故事,我來講故事,大家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加入森林早晨的音樂和代表獵人的打擊樂,師指導生邊唱邊表演。) 師:小動物們知道小兔被大鹿救了,很高興,聽,他們唱起了歡快的歌曲,我們和它們一起唱?。ㄉS音樂,邊唱邊走出教室。) |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模仿小鳥和流水的聲音感受速度的變化。 熟悉旋律,用動作表現(xiàn)音高的變化。 通過對比,分辨和體驗兩種速度、情緒的變化。 教師通過用兩種速度范唱,使學生分辨大鹿和小兔的不同心情。 發(fā)現(xiàn)學生不熟悉的樂句加以指導。 通過分角色演唱,進一步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通過表演理解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用打擊樂表現(xiàn)、烘托獵人來時的緊張氣氛。 打擊樂加入及表現(xiàn)漸漸走遠的情境。 教師用肢體語言指導學生歌表演,完整表現(xiàn)歌曲。 |
教師簡介:
高微,1998年畢業(yè)于齊齊哈爾市幼兒師范學校,2005年在齊齊哈爾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讀完本科課程。課程改革以來,多次在市、區(qū)教學研討活動中做教學觀摩課,獲得好評。撰寫的論文、教學設計等也在全國、省、市獲獎。陸續(xù)獲得區(qū)十佳明星教師、市骨干教師、省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教學點評:
1.從聆聽音樂入手,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教學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傾聽清晨,大森林里的聲音的音樂場景,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大森林意境的想象之中,隨后教師用富有情感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學生通過聆聽感受到小鳥叫聲的快,流水的聲音的慢,并伴隨音樂模仿小鳥和流水的聲音,不僅體驗到了聲音的快慢,而且從中感受了速度的變化。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2. 激情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是關(guān)鍵。教師針對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創(chuàng)設符合孩子年齡心理特點的音樂情境。教師通過用神秘的語言表情動作,創(chuàng)設了著急敲門的意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是誰在著急的敲門呢?它在敲誰的門?尤其通過教師富有感情的范唱,以及答案就在歌聲里的引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聆聽歌曲的音樂中。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情感氛圍之中,熟悉旋律聽會歌曲。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3.速度變化為切入點,表現(xiàn)音樂形象為重點。速度的變化是塑造音樂形象的重要手段。本課緊緊圍繞速度變化這一主線,表現(xiàn)大鹿和小兔的不同音樂形象。學生通過多次聆聽、感受、體驗,即采用稍慢的音樂表現(xiàn)悠閑自得大鹿的形象,采用快速的音樂表現(xiàn)小兔著急的音樂形象。對比音樂速度的變化,并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xiàn)大鹿自在悠閑、東張西望的神情、動作和小兔著急敲門向大鹿求救的急切神態(tài)。在聽辯、體驗中學生由慢到快,由悠閑到著急的心情,逐漸地把速度的變化融入歌曲演唱的潛意識之中,學會用歌聲表現(xiàn)音樂的內(nèi)容。為此,教師還精心錄制了表現(xiàn)兩種不同速度、不同情緒的伴奏音樂。讓學生較好地用歌聲表現(xiàn)不同音樂形象,準確完成了教學目標。
4.緊密結(jié)合學生特點,發(fā)揮多媒體技術(shù)優(yōu)勢。教師根據(jù)歌曲中大鹿和小兔的語言,巧妙地以對話的方式,將生動有趣的卡通畫面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低年級學生的面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即激發(fā)了興趣,又讓學生更直觀的抓住大鹿和小兔的形象特征。達到了在分角色表演中準確地表現(xiàn)。使學生在歌唱、表演的音樂實踐中感受到愉悅。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對歌曲的理解。
5.”敲敲打打”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是亮點。教師還選用打擊樂“鑼、鼓、釵”,讓學生自主地表現(xiàn)“獵人追擊”的緊張氣氛,創(chuàng)設了學生的表現(xiàn)空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即興地敲擊打擊樂,將音樂童話故事推向了高潮。教師還在拓展創(chuàng)編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調(diào)動學生積極為歌曲創(chuàng)編結(jié)尾,由學生創(chuàng)設出打擊樂的聲音由強漸弱,由快漸慢、以表現(xiàn)獵人垂頭喪氣漸漸地走遠的情境。通過打擊樂的豐富表現(xiàn),不僅渲染了音樂故事的戲劇性,拓展了歌曲,還體現(xiàn)了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整個教學體現(xiàn)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新課程理念。從關(guān)注音樂入手,讓學生在音樂中想象、感受、體驗、表現(xiàn),豐富了音樂的形象性,拓展了創(chuàng)造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培養(yǎng)了興趣,學習了知識,突出了音樂課的特點,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要求,是一堂生動有趣、得到學生喜歡的音樂課。
點評人:蔣 忠 (齊齊哈爾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藝體部)
尹 菡(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