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一年級下冊《音樂中的動物》教學設計
課題 | 第三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 教學課時 | 5課時 | 第 1課時 | ||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生活中的聲音,進一步理解聲音的長短,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聲音的強弱。認識音樂中的力度記號:F和P,并能正確運用到音樂中。 | ||||
技能目標 | 音樂活動:聲音的強弱 |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進一步理解,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正確地運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 | |||||
重點 | 歌曲《小動物的歌》。 | |||||
難點 | 律動 | |||||
課前準備 | 電子琴 錄音機 音樂掛圖 | |||||
教學過程與方法 | 教學反思 | |||||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課前在黑板上貼上各種動物的圖片。 2、 教師課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兩組插圖,并模仿他們的聲音。 3、 說出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能表示聲音的強弱。 4、 學生任意選擇一種動物,模仿它的叫聲。模仿逼真的,將圖片取下站在空的頭飾上,并帶在這位同學的頭上。 5、 認識音樂中的力度記號:F和P ⑴教師引導學生對老虎和小貓叫聲進行對比:老虎的叫聲低沉、聲音長。 小貓的叫聲柔和、聲音也長。誰的叫聲大?誰的叫聲???(老虎的叫聲大,小貓的叫聲?。?/SPAN> ⑵在音樂中聲音大用“f”表示強,聲音小用“p”表示弱。 6、 將同學們頭飾上的小動物按叫聲的大小分類。 7、 學習歌曲《小動物唱歌》。 ⑴學生聽教師范唱或錄音。 ⑵根來時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節(jié)的學習,引導學生強調4/4拍的第一拍“小動物”中的“小”字。) ⑶教師分局教唱。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動物的典型動作。 ⑷創(chuàng)編歌詞:請你將貓和狗的叫聲換成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并大聲領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大鼓和鈴鼓,請學生敲擊這兩種樂器,感受樂器的聲音力度:哪件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強?哪件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弱? 2、在音樂中“強”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p弱F強 出示卡片 3、a小女孩敲擊碰鈴。B新年晚會上人們靜聽新年鐘聲。 師問:誰發(fā)出的聲音強?誰發(fā)出的聲音弱?(碰鈴發(fā)出的聲音弱,鐘聲發(fā)出的聲音強。) 4、 復習歌曲《小動物唱歌》。 5、 引導學生注意發(fā)現(xiàn)歌譜中出現(xiàn)的“f”和“p”,理解含義,并請同學們正確地運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1、 誰會背誦描寫動物的古詩?(《詠鵝》) 2、 學唱歌曲《詠鵝》。 (1) 請到家一同背誦《詠鵝》。 (2) 教師為學生講解詩詞的含義 (3) 學生朗讀歌詞,體會詩意。 (4) 教師范唱。 (5) 學生跟錄音機學唱。 (6)體會歌曲悠閑自在的情緒。 3、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 (1)初聽音樂:你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除了小狗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2)再聽音樂:主人與小狗在做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你如何表達樂曲的情緒? (4)對比這兩首樂曲的情緒,《詠鵝》是優(yōu)美抒情的,《口哨與小狗》是歡快活潑的。 4、總結:將今天學習的歌曲《詠鵝》唱歌爸爸媽媽聽。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1、 誰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給大家講一講嗎? 2、 阿凡提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經常與誰一起出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小毛驢) 3、 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 (1) 聽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2) 教師分句教唱。 (3)學生完整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學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線演唱,了解旋律描寫的小毛驢氣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學生分組討論選擇什么樂器?為什么?表現(xiàn)什么?怎么敲擊? 4、 復習歌曲《詠鵝》。你能背唱這首歌嗎? 5、 總結 第五課時 教學過程 1、 初聽全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 分段欣賞: (1)你聽到了什么?是誰在叫?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鳥的鳴叫,喚醒了沉睡的森林。) (2)誰出現(xiàn)了?它在干什么?(小熊貓拿著水桶,準備到河邊打水)(3)森林里的動物們在做什么?小熊貓在做什么?(小熊貓?zhí)е?,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們問好?/SPAN> (4)這段音樂描述了小熊貓在做什么(它一溜煙的跑回商店,做好開門前的準備工作) 3、 完整欣賞全曲,并為插圖排順序。 4、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5、 隨著音樂即興表演 6、 總結 | 進一步理解,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正確地運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過歌表演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演能力。 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歌曲《詠鵝》,體驗中國古詩的韻味,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通過欣賞《口哨與小狗》,體會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通過學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體會音樂所描繪的小毛驢――俏皮、淘氣,體會音樂旋律的起伏與描述小毛驢爬山坡之間的關系。 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感受為主,啟發(fā)學生感知樂曲所描繪的不同音樂內容,為插圖排順序。教師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將音樂變成故事講給大家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