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園音樂教學方法的幾點嘗試
內容摘要:“好的”兒童音樂教育應該讓孩子都感到安全、舒適;“好的”音樂教育讓孩子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經驗;“好的”音樂教育是兒童共同學習的過程。那如何讓幼兒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精心的準備,一句一句得教唱幼兒,輕重強弱快慢 全聽 老師的,幼兒在靜靜的坐唱中興趣全無,更感覺不到音樂的美在哪。能完整地把歌曲唱下來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不能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更談不上發(fā)展素質教育。我就想怎樣讓孩子們在感受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氛圍中學習歌曲,提高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呢?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學、方法、嘗試
參考文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美國約翰.費爾阿本德博士的《兒童音樂教育觀》
印小青 《音樂與幼兒音樂教育》
在美國早期兒童音樂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約翰.費爾阿本德博士的一篇文章《兒童音樂教育必須是“好的”音樂教育》中提出:“好的”兒童音樂教育應該讓孩子都感到安全、舒適;“好的”音樂教育讓孩子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經驗;“好的”音樂教育是兒童共同學習的過程。那如何讓幼兒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精心的準備,一句一句得教唱幼兒,能完整地把歌曲唱下來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輕重、強弱快慢 全聽 老師的,幼兒在靜靜的坐唱感覺不到音樂的美在哪。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美的感受,又不能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更談不上發(fā)展素質教育。我就想怎樣讓孩子們在感受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氛圍中學習歌曲,提高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呢?通過自己的摸索、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圖片記憶歌詞法
用圖片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意圖,是幼兒最喜歡用的一種方法,幼兒看到圖片上的內容,就明白了所表示的含義。利用圖片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在華東師范大學建構式教材中,學前班的音樂《秋葉》是一首曲調優(yōu)美、活潑動聽的歌曲,歌詞很難讓幼兒記憶。在歌曲《秋葉》教唱過程中,我采用了圖片記憶歌詞的方法,幼兒很感興趣。我以直接清唱的方式導入,幼兒在沒有音樂伴奏的背景下傾聽,更清楚地聽清了旋律和內容;教師第一次清唱完后,請幼兒回答歌中唱到了什么,幼兒說“有秋風、躺在地上睡一覺”,我及時地貼出幼兒說的圖片歌詞內容,幼兒看到圖片后,很高興;教師聽音樂伴奏再次演唱,請幼兒聽聽歌中還有什么,幼兒期待看到圖片歌詞,就認真聽教師的范唱。等到把全部的圖片歌詞展出,幼兒已經能聽音樂輕輕哼唱。
快樂是孩子學習、探究、嘗試的原動力,孩子因為快樂所以學習,因為學習所以快樂。利用圖片記憶歌詞法,幼兒在輕松、愉快、積極的心態(tài)下學習歌曲,有助于幼兒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性和表現力。 教師在自然、快樂的教唱過程中調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成為快樂的音樂學習者。
2、故事引導法
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興趣易轉移。喚起孩子們的興趣是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重要前提。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指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進取精神,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為了更好的保持幼兒的興趣,我采用了生動形象的表現歌曲手法――講故事,根據幼兒喜歡聽故事這一年齡特點,對歌詞內容故事化,在音樂課《書上的小猴》學習中,我把歌曲內容變成故事,再加上自身的動作表演,吸引幼兒。有本小人書,撕呀撕破了,書上的小猴哭呀哭呀尾巴被丟掉;糨糊小剪刀,幫我把書補好,書上的小猴笑呀笑呀尾巴搖呀搖。特別是在小猴哭和笑的時候,我更加注意了表情的變化,幼兒很感興趣。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把抽象的歌曲變成擬人形象的故事,符合幼兒語言趣味性、喜歡小動物的年齡特點,便于幼兒記憶、理解歌詞內容,吸引幼兒認真學習歌曲,同時喚起幼兒美好的情感體驗,增強了幼兒對喜、怒、哀、樂等情感方面的教育。《綱要》中指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放手讓幼兒去想象和創(chuàng)造,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3、動作表演法
愛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幼兒在學唱歌曲時,把自己對節(jié)奏的感受和歌曲特點的理解用優(yōu)美的動作表現出來,而不是教師一招一式的教,只是教師要引導、啟發(fā)、循序漸進的幫助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現歌曲,幼兒不僅學會了歌曲而且滿足了他們動的需要。在歌曲《喬尼干活用一個釘錘》學唱中,我沒有一開始就教幼兒學唱歌曲,先讓他們聽音樂自由的表演,在第一段喬尼用一個釘錘干活時,幼兒有的用點頭、有的用跺腳、有的用拍手來表示,在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時,幼兒是手腳并用表示喬尼干活,可在第五段喬尼干活用五個釘錘時,部分幼兒想不到用什么動作表示五個釘錘,我沒有停下來教他們,只是在做我自己想的動作,我發(fā)現,他們其中有幾個跟我做了起來,頭、雙手、雙腳一起合作表演喬尼干活用五個釘錘,還有2個幼兒拉起手來表演。
通過這種方法的教學,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有表現的自由,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大膽地表達,盡情地抒發(fā)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滿足幼兒自我表達的需要?!毒V要》中指出:“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庇變涸诨顒又懈嘧⒅赜谧晕覄?chuàng)造,自我賞識和自我滿足。 這樣既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又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4、探索創(chuàng)造法
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創(chuàng)編歌詞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歌曲《秋葉》學唱中,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我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知識大膽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幼兒可根據歌詞內容或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為歌曲加上優(yōu)美的動作。如秋葉秋葉跟著秋風,有的幼兒把兩只小手放在身體的前后并不停的搖動來表示、還有兩個小朋友合作來表現等等。幼兒想出了各式各樣的動作,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很好的調動起來。
在音樂教學活動《秋天來了》中,原歌詞是這樣的: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小樹葉漸漸發(fā)黃了,隨風飄在草地上,草地上。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改變成: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小燕子漸漸飛走了,隨風飄到南方了,南方了。請幼兒表演,大聲地唱出自己的創(chuàng)編作品,這樣既激發(fā)了幼兒的表現欲望,又提高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
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運有已有知識,創(chuàng)編簡單歌詞,能給幼兒更多的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和勇于創(chuàng)造的機會,這無疑對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大有好處。使幼兒都動起來,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的要求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上。幼兒在這種活動中,可感受到自我表達的樂趣,認識和掌握特定曲調的樂法和節(jié)奏特征。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從中獲得了有益的發(fā)展。
5、其他輔助方法 。
用打擊樂器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音樂欣賞課中,幼兒只是靜靜地聽音樂,感知音樂的特點和聽音樂的心情,幼兒堅持的時間很短,根本不能真正理解音樂。在欣賞《雪絨花》時,依據我班幼兒已掌握3/4拍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我想到了讓幼兒用打擊樂器來表現這首曲子。這種訓練能使幼兒通過自身的活動,從運動神經方面去感知節(jié)奏。當幼兒合奏時,既要準確地奏出自己的節(jié)奏,同時又善于傾聽別人的節(jié)奏而不受干擾,還要學會傾聽完整的節(jié)奏音樂,這種方法培養(yǎng)了幼兒注意分配能力、增強節(jié)奏感,幼兒也能充分的投入到音樂氛圍中來。
在運用好以上幾種教法的同時,音樂教育要有一個好的音 樂 老師。教師能夠做出好的教學示范。教師的專業(yè)技能也許并不高深,但能夠以準確的節(jié)奏、音調,有感情的、用美妙舒適的聲音歌唱兒童歌曲;能夠準確的根據音樂的結構編排、示范律動或引領兒童欣賞音樂;能夠通過自己的示范激發(fā)幼兒玩音樂游戲的興趣。
音樂是一門藝術,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fā)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向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音樂是孩子離不開的伙伴,孩子的發(fā)展需要音樂,音樂可以促使孩子的發(fā)展。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能使孩子在濃厚的歌表演興趣中學習、表演、創(chuàng)造。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保證每一個幼兒能不斷地從活動中獲得成功,堅持鼓勵欣賞,讓幼兒獲得積極的體驗。在幼兒園唱歌教學中,始終從調動幼兒興趣入手,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力度和音色,獲得音樂知識,激發(fā)審美情趣??傊處熑裟莒`活地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輕松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