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鑒賞梯度性設計
作者:江蘇鹽城市亭湖小學 周洋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11-26 點擊:
如學唱《七個小兄弟》時, 教師可以選出七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表演結束后, 教師對表演能力突出的學生進行評價。接著, 教師讓學生感知這首歌, 學生感受歌曲時值長短及音的高低, 并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演唱。教師適時對七個小兄弟逐一點評:作為兄長, 你作了一個很好的表率, 你將自己的特長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你的音簡短有力, 非常符合你的性格特點……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只是一方面, 在評價內容方面, 教師也要進行多元化選取。學生演唱水平、分析能力、表現(xiàn)力等可以作為評價內容。這樣教師的評價才會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才會逐漸提升。
音樂是人類用以表情達意的特殊語言。只有在鑒賞中, 歌曲的內涵和情感才能被充分挖掘出來。
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 學生學力基礎存在極大差異, 鑒賞水平不一。針對這一教學情況, 教師的施教策略也要有所調整, 教學設計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大一統(tǒng)”的模式, 彰顯針對性、層次性、科學性。這樣才能迎合新課改對音樂教學的要求, 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