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豎笛教學“分層互動”模式研究

作者:浙江省平湖市實驗小學 張志琴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12-12   點擊:

  1. 師徒結(jié)對“一幫一”

  由于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不同, 客觀上存在個體差異, 只有承認差異, 才能合理分組、區(qū)別對待, 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擔任小老師, 負責教習本組的C層學生。“生生幫學”有時比“師生教學”效果更好。

  2. 活力晨練“小沙龍”

  活力晨練“小沙龍”是每周三定時安排的一項由學生自主參與的豎笛交流學習會。教師擔任“沙龍”召集人, 參與的學生可以是需要教師手把手輔導的C層學生, 可以是想提升水平的B層學生, 也可以是想技高一籌的A層學生。因為是小范圍的練習, 所以針對性更強, 輔導的效率更高。

  3. 快樂午間“二十分”

  快樂午間“二十分”是我校采取的一項延伸課外音樂學習的好舉措。在午休課督班教師的組織下, 由音樂課代表帶領全班學生一起演奏音樂教師學期初提供的人手一冊的“豎笛練習菜單”。音樂教師在各樓層巡回指導。

  五、評價分層享受成功

  對學生豎笛學習的評價要多渠道進行, 滲透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以學生演奏一首曲子的好壞論高下, 要綜合其對豎笛學習的興趣、參與的程度、合作的愿望等多方面作出合理、公正、客觀的評價,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 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一) 每課“閃亮登場”

  課前五分鐘設置“閃亮登場”, 每次兩組學生“PK”, 演奏形式自由, 曲目自選。不參與競賽的小組擔任評委。通過自評、互評和師評, 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 也讓教師及時捕捉學生演奏中存在的問題, 如演奏技法上的不足, 合作的默契程度等, 及時予以指點講評。

  (二) 每月“闖關(guān)大比拼”

  “闖關(guān)大比拼”, 其實就是豎笛學習的階段性考核。“闖關(guān)”線路是:第一關(guān), 四人學習, 小組課內(nèi)相互考核過關(guān)。第二關(guān), 小組內(nèi)未過關(guān)者, 課后找組長幫助, 再由“班級笛王”考核過關(guān)。第三關(guān), 由教師親自輔導, 考核過關(guān)。

  (三) 期初“笛林爭霸”

  “笛林爭霸”采取自由報名或小組推薦的方式, 曲目自選。不參與比賽的學生擔任評委。從參與比賽的選手中評選出若干“豎笛小能手”。其中, 比賽得第一名的學生為“班級笛王”, 在音樂教室內(nèi)的宣傳欄中張榜公示。為了以示激勵, 這些獲獎選手不用“闖關(guān)”直接晉級, 以此樹立榜樣, 傳遞正能量。

  (四) 期末“豎笛演奏會”

  “豎笛演奏會”以豎笛演奏為主, 也可適當穿插其他表演形式的節(jié)目, 以活躍氣氛。這是讓學生互相觀摩、共同進步的平臺。學生演奏的作品多樣, 可以是教師教的, 也可以是自學的, 小組事先商議, 排練好一個作品。有的領奏、齊奏, 有的合奏, 有的打擊樂器伴奏。時而站著吹, 時而走著吹, 不斷變換隊形來演奏。

  (五) 學年“班級豎笛競賽”

  每學年開展一次全校性的班級豎笛競賽。要求全員參與, 形式多樣, 可齊奏、合奏, 適當添加打擊樂器伴奏或跟隨音樂伴奏演奏, 按年級進行比賽。通過競賽, 加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 提升整體演奏水平, 也大大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娛生活。將豎笛學習的發(fā)展性評價努力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全過程, 從各級各層面組織豎笛展示和競賽活動, 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喚醒、鼓舞和激勵。

  綜上所述, 通過“能力分層、目標分層、內(nèi)容分層、訓練分層、評價分層”構(gòu)建的豎笛教學的“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 是一種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和科學認知的有效教學策略。通過研究, 筆者欣喜地發(fā)現(xiàn), 分層教學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平性, 使不同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接受適合于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 逐步實現(xiàn)人盡其才, 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真正體現(xiàn)“生本位”的教學理念。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