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腔戲曲健身操”為契機探索戲曲文化進校園的實踐與研究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往往是文化課的成績,對于學生審美情趣培育和身體素質提升上往往重視程度不夠。秦腔戲曲健身操將藝術審美和身體鍛煉融為一體,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提升家長和學校對于秦腔戲曲健身操的重視程度,加大秦腔戲曲健身操的宣傳力度??梢栽谛@里設立秦腔文化宣傳區(qū),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宣傳欄、樓道宣傳秦腔文化以及秦腔戲曲健身操,鼓勵班級出關于秦腔文化的黑板報,營造一個良好的秦腔學習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和積極性。其次,可以創(chuàng)立校園秦腔社團等,讓學生積極參與秦腔戲曲健身操的活動。再次,在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產品不斷涌入的今天,教育專業(yè)媒體承擔著培育、提升國民文化素養(yǎng)的文化使命。利用融媒體平臺做好秦腔戲曲健身操宣傳,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與家長的重視度。最后,學校也可以舉辦秦腔戲曲健身操比賽,讓學生親自參與秦腔健身操的學習和鍛煉,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秦腔文化,還能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推動校園秦腔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為學校增添更多文化底蘊和特色。
新課改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意在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十分必要,首先,教學中要加強互動性,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教師可以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可以在課后的學習軟件上發(fā)布秦腔健身操教學視頻并用題庫視頻回課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線下在體育課堂中進行秦腔戲曲健身操動作拆解和教學。其次,學??梢耘e辦活動,加強劇目鑒賞,將思想及藝術質量高的劇目“請進來”,把戲曲高臺教化的傳統(tǒng)功能靈活地發(fā)揮出來,學校還可以利用資源邀請相關的藝術家進入學校,面對面地將秦腔的概況發(fā)展以及秦腔中的動作技巧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大致了解秦腔文化和秦腔戲曲健身操背后的動作來源和內涵。而后,學校可以帶領學生觀看秦腔表演,讓學生與秦腔戲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在觀看演唱以及表演中促使學生真實地體驗秦腔的動作魅力,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秦腔戲曲健身操。教師應當在每次參觀學習后組織學生觀摩和討論,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秦腔藝術以及秦腔戲曲健身操。
在秦腔戲曲健身操進校園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和挑戰(zhàn)。首先,秦腔戲曲健身操是秦腔戲和體育的結合,提升教師對秦腔的理解對于練好秦腔戲曲健身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學校體育教師本身并非學習戲曲出身,對秦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為了確保教師能夠逐步深入了解秦腔的各個方面,制訂系統(tǒng)的教師培訓計劃至關重要。同樣,針對學生的動作學習,基礎動作的學習也要持續(xù)進行,以打牢基礎,可以定期安排集中訓練和測試,以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教師應詳細講解動作規(guī)范和細節(jié),提供反饋和指導。
其次,教師還需要思考如何有效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提高他們對秦腔戲曲健身操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需要教師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用學生易于接受和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最后,教師還需要提高秦腔健身操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綜上所述,秦腔戲曲健身操進校園對于豐富中小學兩操一課內容、增強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和傳承和弘揚中國的戲曲文化有十分必要的意義,但在秦腔戲曲進校園中也存在著人才不足、學生與家長重視程度不夠和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學校需要通過促進戲曲與體育的有效融合、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創(chuàng)新秦腔戲曲健身操教學方法等手段使二者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朱雯笛.中小學“戲曲進校園”實踐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43(1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