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學如何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江都市大橋高級中學 梁靚
【摘 要】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們去學習音樂,木文針對于怎樣去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激發(fā)興趣;提高欣賞能力
概述:
音樂欣賞教學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學音樂教材中選編了大量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欣賞和學習,能大大開闊中學生的音樂視野,促進他們情商的發(fā)展,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積極主動地欣賞音樂作品,從而達到以美育人的教學效果。
一、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教育部頒布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把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目標,這也反映了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在學生音樂學習中的重要性。在心理學上,興趣是指人們對某種事物喜愛并主動接近的惰緒。當學生對接觸對象有了興趣,他們便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對其親近。音樂語言是一種美好的人類語言形式.它是以美妙的樂音、多樣的節(jié)奏.多彩的和聲織體表達人類深刻的思想和豐富情感的。對這種非語義性語言的理解和把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它需要音樂教師耐心地鼓勵和引導,并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指導形式,通過對古今中外大量音樂作品的欣賞。才能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對這種音樂語言的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積極主動狀態(tài)下。輕松地欣賞音樂作品?,F(xiàn)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興趣是向往和追求的基礎。也是發(fā)奮努力的源泉。所以,誘導和激發(fā)涉世不深的中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學習興趣,對他們進一步學好音樂乃至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必須指出的是,在對古今中外大量音樂作品的欣賞教學中,既要讓學生了解古代的音樂文明。又要使其了解現(xiàn)代的音樂文化知識;既要注重學習和吸收具有異域風情的西方音樂文化。也要引導他們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做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尤其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欣賞水平,使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得到繼承弘揚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
二、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情感,完善自我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長期形成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教學話動的中心.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主體”的的教學原則和教學策略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音樂欣賞能力參差不齊,教學思想陳舊,創(chuàng)新意識淡薄,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和課本,加之師生之間缺乏親密合作的和諧關系,學生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發(fā)表意見和看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始終不敢盡情表現(xiàn)自已,有畏懼心理,而在壓抑沉悶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常常思維呆板,思路狹窄,音樂欣賞能力難以提高。老師灑下辛勤汗水沒有換來豐碩的果實,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首先教師必須適應新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知識授者”的儼然形象.營造了互幫互學、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思想觀點、態(tài)度學生心目中永遠是正確的代名詞、學生在思考問題的答案之前,先要思考清楚教師的思想觀點,自已的觀點是否和教師的相符,并因為教師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觀點,這些都制約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依據(jù)。所以.在轉變音樂欣賞課堂教學觀念中,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多方面能力,并不斷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教師發(fā)言只代表真?zhèn)€人觀點,要求學生緊密圍繞某一問題,從多側面、多方位進行思考,要使學生感受到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理解、真誠相待、共同進步的關系,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要保護學生的表達自己想法的健康心理,要讓學生敢于表述,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從而讓學生爭做課堂表演的主體。在這祥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在通過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創(chuàng)造音樂的同時,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相似聯(lián)想.再造想象.創(chuàng)作想象,并各抒己見.暢談感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xiàn)能力。這樣學生才能走進音樂,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實行對音樂的欣賞與創(chuàng)造,最終達到完善自我。
三、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許多作品都滲透了審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但如果教師照本宣章地將教科書上抽象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學起來感覺無昧,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的效果是微乎的。那怎樣才能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呢?應用情景使課堂教學產生趣味性.生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欣賞能力。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客所描繪的情景.創(chuàng)設出形象、生動、逼真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活潑,故事性、可讀性強的語言,并借助音樂的感召力,使學生有耳的聽,調動了學生的聽覺和想象力,在頓挫有致、聲情并茂中,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創(chuàng)造情景教學意境,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驚喜和感嘆中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欣賞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激起學生與音樂欣賞課之間的情感,發(fā)揮音樂欣賞的強烈感染力。如;教師在講解高中音樂欣賞課《梁?!窌r,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在傳說中已被當作一種時代的悲劇和對落后的封建社會體制的控訴范本,已經(jīng)超出了個人情感的范疇。作品的內容復雜,意義深刻.單純從語言去引導學生理解,學生較難把握。讓學生去討論、去說、去想,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領會作品的意蘊。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梁祝》的片段,當學生看到山伯思念過度,終究嘔血而命喪黃泉,英臺得知后痛哭不已,婚嫁當天,英臺哭墳后殉情,化蝶與梁山伯相依相隨的畫面時,學生的情緒會隨著音樂和畫面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最后,學生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談曲、說曲,在交流、碰撞中達到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陸敏,毛仲玉,康正南高中音樂欣賞教師參考用書安徽教育出版杜,2005
【2】張敏,論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考試周刊,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