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實踐研究——調研濰坊一中有感
三、濰坊一中音樂鑒賞課的啟示
( 一) 運用對話式教學方法,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該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因為能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就是雙方具有平等的地位,如果一方被迫接受另一方的灌輸,就會處于被動地位。我們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如果受到壓制,就會大大降低教學效率,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只有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局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實現(xiàn)真正的對話式教學。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樣可以使學生們之間交換和交流意見,拓展學生的思路和見識,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教師應耐心地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當學生的觀點違背科學,存在一定的錯誤和偏見時,教師應及時糾正;當學生的回答觀點正確、新穎獨到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表揚和肯定,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3]。
( 二) 采用比較式教學方法,拓寬學生音樂視野
比較式的教學方法是一種重要并且特殊的音樂教學方法,分為橫向比較法和縱向比較法。通過將不同體裁、題材、風格、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背景和情感表現(xiàn)的音樂進行比較,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在比較式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比聆聽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經典音樂作品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在比較和分析不同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學生不但提高了自己對音樂作品的賞析能力和審美能力,音樂的思維能力也獲得了發(fā)展,這些都使得他們充分具備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條件。
教師可以將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進行比較。比如西方音樂包括了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表現(xiàn)主義音樂和印象派音樂這幾個音樂風格,因此,在音樂鑒賞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別聆聽這幾個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然后讓他們分析并找出這些不同音樂風格作品之間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使學生對西方音樂有一個宏觀的把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對比欣賞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演奏形式。例如在學習音樂鑒賞課《黃河大合唱》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聆聽原版的音樂,然后再讓學生對比聆聽由我國著名鋼琴家郎朗傾情演奏的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這種對比的欣賞方式使學生感受到了由不同演奏方式演奏同一首作品所具有的不同韻味和特色。通過運用以上的比較式教學方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的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
( 三) 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尋找課外資源
使用音樂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學習,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高中音樂鑒賞課“非洲歌舞音樂”。非洲歌舞音樂屬于其他國度和民族的音樂,我們國家的高中生平時很少接觸和了解這些風格的音樂,所以,這對于生長在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學習起來也會有些困難,而有限的課時更是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如何能在這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使學生掌握所有內容,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成為了重要的課題。由此,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課外資源,讓學生在上課前借助互聯(lián)網,搜集有關非洲歌舞音樂的相關資料,了解非洲歌舞音樂的風格特點、社會功能以及對世界音樂產生的重要影響。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強調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對于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完善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新版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最大的特色和亮點就在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它體現(xiàn)了全面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音樂鑒賞課作為高中音樂課程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表現(xiàn)、藝術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將音樂學科素養(yǎng)落實到具體的音樂課堂中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探究出行之有效的、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