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 鑒賞能力的措施
摘 要 :高中生總體上已經具備基本的事物判斷力與欣賞力,但在音樂鑒賞方面仍未形成固定的體系,還無法有效地辨別優(yōu)劣音樂,賞析高品質音樂。高中音樂教師作為大多數高中生的音樂啟蒙老師,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礎音樂素養(yǎng)與音樂鑒賞力的重任,教師能否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塑造、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至關重要。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高中生也越來越站在潮流的前沿,有著更加張揚的個性與多元化的興趣,傳統課堂教學難以滿足新時代高中音樂教學發(fā)展的需求,只有及時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在培養(yǎng)學生鑒賞力的過程中加入更多新元素,嘗試更多新方法,融合各種新媒介,才能更好地打贏高中音樂素質教育的攻堅戰(zhàn)。文章立足教學實踐,分別從興趣引領、深化課堂教學、豐富活動、差異化教學這四個方面就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鑒賞力;因材施教;教學實踐
高中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對事物鑒賞判斷力形成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正確地啟發(fā)與引導高中生培養(yǎng)較好的音樂鑒賞能力至關重要。擁有較好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僅有助于青少年抵抗外來劣質文化的入侵,識別真正有營養(yǎng)的高品質音樂,對于豐富青少年個人情感、塑造健康的身心與人格也大有益處。在當下搖滾樂、說唱樂等青年流行音樂盛行的時代,如何采取適宜的措施提高高中生對高品質音樂的鑒別與欣賞能力?如何將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為音樂學習能力?老師如何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全面挖掘學生潛在音樂天賦?
一、利用興趣,感受鑒賞能力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一曲耳熟能詳的《青花瓷》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音樂元素,迂回的五聲音階調式訴述著娟娟情愫,響板、琵琶、笛子等中國民族樂器的相互配合勾勒出濃郁的古風古色。像這種被廣大高中生所喜聞樂見的流行音樂,老師可以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加以引用。這樣,在學生對歌曲本身具有較強認可度的情況下,將歌曲再進行深度分析,充分展示歌曲背后所蘊含的音樂知識,既迎合了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好,也在潛移默化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打開了音樂的大門,為深入挖掘其鑒賞能力奠定了基礎。此外,要加強與學生的課下互動,通過各種渠道如家長群、發(fā)布問卷、日常談話等及時關心了解學生對于音樂方面的最新動態(tài)。了解這些,老師就可以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穿插一些相關的素材,例如在上人教版《音樂鑒賞》第三單元《鼓舞弦動——豐富的民間器樂》時,就可以引用一些抖音、嗶哩嗶哩上比較火爆的音樂,通過剖析這些音樂中所使用的民間器樂,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印象。
二、深入學習,培養(yǎng)鑒賞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善用情景化教學,通過播放優(yōu)美的樂曲,使學生一邊沉浸于曼妙的音符一邊感受音樂的獨特之美,在沉浸式教學中由淺入深,深入、全面、系統地學習音樂的鑒賞。例如在欣賞民族音樂《遼闊的草原》時,可以選取一些描寫美麗草原的文章詩句以及關于內蒙古大草原濃郁民族風情的紀錄片、電影等,通過視覺效果與聽覺效果的完美配合,打造音樂鑒賞的最佳效果,為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提供一個事半功倍的課堂環(huán)境。同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音樂,促進其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還可以適當布置一些音樂作業(yè),例如小組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改編一首網絡歌曲,寫歌詞等,具體的作業(yè)量與難度應當依據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做相應調整。此外,在日常的教學中,對于某些十分有利于促進學生鑒賞力培養(yǎng)的知識,應當適當深入,擴大探究范圍。例如在講到《非洲歌舞音樂》時,可以稍微帶領學生賞析一些非洲著名音樂人的經典作品、課本之外的非洲小眾音樂文化等。這既有利于學生在高中階段盡早接觸到高欣賞價值的音樂,也可以有效預防低俗不良音樂文化的侵蝕??傊瑢τ诟咧猩魳疯b賞能力的培養(yǎng)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付出極大的耐心與時間,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理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大環(huán)境與教學小課堂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