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音樂是傳達人類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能觸動人的心靈,陶冶人的高尚的情感,具有極大的感染力。教師如何選擇最佳方法進行授課,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下面,談談我在音樂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 認真?zhèn)湔n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
《書經》上有句話說得好:“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边@就是說,善于思考,才能有可能對各種情況有所準備:有所準備,才能作好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我在備課時,從鉆研教材入手,認真細致地備課,根據(jù)不同年段教材對學生有著不同的要求,抓住重點、難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步驟,有層次的進行備課。作為教師認真?zhèn)湔n,吃透教材,抓住重點、難點,條理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得當,這都是無可非議的??墒莻湔n不僅是“備教材”,還得“備學生”,如何在備課時,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也能考慮在其中,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1=D 2/4
53
Lu ……
讓學生用“Lu”跟老師多次模唱這段旋律,以此降低難度,掌握旋律。
另外歌曲使用了句末重復手法,不僅增添了情趣,且揭示了深刻的內涵。教學中,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這首歌每個句末均用了重復的手法,通過觀察、幫助記憶,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歌譜,而且?guī)椭麄凁B(yǎng)成分析樂譜的習慣。我在教學時,讓學生比較,加以區(qū)分、模唱,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認為,只有認真?zhèn)湔n,你才能信心十足地走上講臺,學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最終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 精心的教學是學習質量的保證
音樂課是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途徑,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而不單單是主講者,理應體現(xiàn)主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主體作用。具體說,就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工作方面,我本著“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給人一勺水”的原則,在認真?zhèn)湔n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堂課。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采用形式多樣化、興趣化,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嘴、用耳,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去感受音樂,去理解音樂,使他們掌握音樂知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中,我還體會到,應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我根據(jù)他們年齡小,生性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的特點,在教學形式上我盡量采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如1.以舞蹈的形式 2.以游戲的形式 3.以講故事的形式 4.以歌表演的形式 5.以圖畫的形式 6.以猜謎語的形式……。例如,教唱歌曲《守株待兔》這首歌時,老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揭題,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歌曲興趣。歌曲掌握之后,根據(jù)歌曲《守株待兔》及同名寓言故事創(chuàng)編音樂劇,讓學生唱一唱、演一演,有人扮演農民、有人扮演兔子、有人扮演大樹、莊稼等。通過這個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歌曲的體驗和理解。
我在中、高年級的音樂教學中,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主動掌握學習內容,并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第八冊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時,課前,我布置了作業(yè),讓學生查找、了解有關西藏風俗人情的資料。經過課前的準備,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對西藏的地理位置、風俗人情、民族文化等有了初步了解后,學唱藏族歌曲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經過學習掌握歌曲之后,老師領著學生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藏族踢踏舞,以此來感受藏族人民熱愛家鄉(xiāng)和慶賀豐收的喜悅心情。
課堂教學中,把多樣化、興趣化的形式引進課堂,進行直觀教學,融音樂與教學為一體,不僅優(yōu)化了音樂課堂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 無私的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皭邸?,是師生間的情感聯(lián)系的核心;有了“愛”,師生原先的 “你”“我”之間的關系,將置換成“我們”,這意味著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只有用愛心來滋潤,用誠心來感化,用恒心去引導,才能獲得愛的回報。
例如,某班有個學生非常調皮,上課愛講話,喜歡打鬧,經常影響課堂紀律。經了解,他父母離異,跟爺爺、奶奶生活,是個無人管的孩子,他上課不聽,作業(yè)不做,成績又差,老師拿他沒辦法。但是通過我對他的觀察,發(fā)現(xiàn)他身上雖然有很多毛病,但卻不是品德不好的學生,而且他的嗓音條件不錯,只是在同學都不愿理睬他時,他才會惡作劇,并以此來引起同學們的注意,顯示自己。針對他的情況,我單獨找他談話,在肯定他優(yōu)點的同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找出身上不足之處;同時也告訴他,你的歌聲很好聽,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掉身上的壞毛病,你一定會贏得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 在老師的關心教育下,他進步很快。音樂課上,他能認真學唱,大膽發(fā)言。對于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我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經過不懈努力,他終于成為一名校合唱隊的成員。
的確,只要有老師的善解人意,加之無私的愛,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換來學生的進步,使他們健康成長。
四、教學后記是課堂教學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教學后記是備課筆記的延伸、補充和修正。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認真做好教學后記,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學后記能夠如實地記錄學生的個性,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既有的共性和存在的差異,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做好記錄,就能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性格、學習特點、課堂表現(xiàn),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便于教者對照教學設計,自覺地找出課堂教學成功及教學設計欠妥之處,還能依據(jù)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相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同是一個年級,每個班的學習情況卻不一樣,有的班學習效果好,有的班學習效果卻不盡人意,每次上完課,我都在準備好的一個筆記本里,及時地把學生學習的情況,簡明、扼要地作個記錄,等到整個課時學完之后,把筆記進行整理、分析,針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的所在,作好教學后記,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揚長避短,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