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課改專題 > 高中音樂課改 >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欣賞

作者:秦海軍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隨著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給高中音樂教育教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與契機。在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程中,通過鑒賞與表現(xiàn)音樂,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和蘊涵于其中的豐富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進而產生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那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即力求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體現(xiàn)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把音樂課程的審美價值擺在首位,確立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基本理念。


  現(xiàn)行高中音樂教材中包含著大量音樂作品欣賞,音樂教師在教學與教改的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和疑問:學生反映有很多作品難以聽懂,對一些作品沒有興趣,不如流行音樂更容易接受、更有興趣等。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組織教學,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呢?現(xiàn)圍繞培養(yǎng)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策略進行一些粗淺探究。


  一、‘聆聽’在教學中的立體性


  聆聽在教學中的立體性不單單是音樂本身的和聲立體,因為多數(shù)學生還不能做到這樣的欣賞高度,那么我所說的這個立體性是指學生欣賞過程的立體型。我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分了兩個階段:感知音樂的形式階段----體驗音樂情緒、情感階段。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聆聽過程的立體性是需要做的。欣賞的立體性過程包括:


  1、感知程度上的聆聽,要讓學生有目的地從音樂音響的基本要素中去體會,去感受。如:音樂中所出現(xiàn)何種樂器?各自的音色有什么特點?音樂中的速度、力度有那些突出的變化?等等。


  2、聆聽過程中的情緒、情感體驗,主要讓學生從音樂的個人風格、地域風格、時代風格等方面去做思考。如:江蘇《茉莉花》,超級女生與宋祖英不同的演唱風格;江蘇《茉莉花》與河北《茉莉花》的地域差異決定了不同音樂風格的特征;江蘇《茉莉花》與《又見茉莉花》之間的時代特點決定了感性上學生對音樂接受程度的細微差別等等。


  也許有些人認為這樣還是給學生劃好學習條框,但長遠的看學生在這樣的習慣中慢慢會培養(yǎng)起欣賞音樂的思維方式,進而才可以更深層次的感受、體會音樂形象的塑造與音樂的內涵及精神。


  二、‘聆聽’在教學中的多樣性


  聆聽在教學中的多樣性是指以一首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對象,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jù)作品的不同風格及特點設計最有效的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欣賞作品過程的方式。那么在設計好的欣賞過程中同時設計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能夠自主的感受音樂并思考問題。對音樂本身的多樣性欣賞,我們可以采取全曲的欣賞;分樂段或樂章的欣賞;某一個或兩個樂句的欣賞等。對欣賞的形式也要采取多樣性的方式,閉目靜心欣賞,如:在欣賞巴洛克音樂時,我經常讓學生閉目靜心的在放松的情緒下去聆聽;情境融合欣賞,如: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窌r,我讓學生在引子部分做出合適自己想象的動作表情;音畫并存欣賞,如:欣賞《卡門》序曲時,讓學生觀看卡拉揚指揮的現(xiàn)場音樂會,很多學生自覺的在模仿指揮的動作,根據(jù)速度、節(jié)奏陶醉其中,等等。很多聆聽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的掌握,以達到我們理想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過程中注重從音樂要素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面對現(xiàn)在高一年級學生的實際音樂素養(yǎng)水平,我還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從音樂的各種要素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也就是必須讓學生掌握音高、音量、音值、音色;拍子、拍號、節(jié)奏、節(jié)拍;西洋大小調式、民族五聲、六聲、七聲各種調式;旋律的發(fā)展、和聲立體化;常用的曲式等等。這些知識性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是音樂鑒賞的一個基本素養(yǎng)。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安排這些教學內容呢?首先我們要利用一定的課時根據(jù)教師的校本教材結合流行音樂與經典名曲示范性的給學生講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中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的習慣與能力,為以后的課堂打下基礎。


  四、音樂欣賞之拓展――實踐性


  課堂上音樂欣賞時,通過探索多種音樂表現(xiàn)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意識,讓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象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多種形式表達出來,這樣才能使音樂欣賞達到更深更寬泛的層面。那么課堂外的藝術實踐活動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如我校組織的藝術活動:學生藝術節(jié);高一年級的大合唱比賽;校園之星的選拔;學生藝術素質大賽;學生樂評、影評大賽等等。這些活動都可以給音樂課堂更多的延伸,給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提供平臺。


  “音樂藝術是時間的藝術,是聲音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從這樣的藝術特征中不難看出音樂鑒賞的能力培養(yǎng)必須把聆聽、情感體驗作為鑒賞的重要過程和途徑,要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和蘊涵于其中的豐富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進而產生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必須在新課程下更深層次的研究音樂鑒賞能力結構,同時用更多更適合有效的方法設計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基本構建出音樂欣賞結構框架并逐步得以提高。使得學校的美育教育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