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教學后記應該記什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教學后記應該記什么?

一、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所謂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就是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做法。每節(jié)課都有不同的成功之處,都會產(chǎn)生一些能達到預先設想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作法,如巧妙新穎的引入、形象貼切的比喻、教學難點的突破、直觀教具的合理運用、畫龍點睛的小結、留有懸念的結束語等在教學上的得意之作,將這些記錄下來都是教后記,目的是為了供以后教學時參考使用。

二、記教學過程中的敗筆

再完善的教學設計也有疏漏失誤之處。教后記也可以把這些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敗筆記下來。如沒有成功的演示實驗、安排不妥的教學內容、處理不當?shù)慕虒W重點與難點、步驟繁瑣的解題過程、甚至由于某種原因對學生積極性的挫傷等。教后記要對形成敗筆的原因進行深刻的分析與探究,既要找出客觀原因,更要正視主觀原因,要使這些教學后記成為以后教學應吸取的教訓,并在以后的教學時改進和糾正。

三、記教學過程中的“偶得”

再詳細的教學設計方案也不可能寫出課堂上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動作行為,更不能百分之百地預見學生的思維活動、發(fā)展狀況及師生思維共振、情感交流的情況。課堂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或者一些偶發(fā)事件的產(chǎn)生,教師這時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靈感,這些智慧的閃光點往往是突如其來、突然而逝,如不及時利用教后記去捕捉并記錄這些“偶得”,就會轉瞬即逝,會再也想不起來,就會在以后的教學中造成很大的遺憾。

四、記教學的智慧火花

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過程應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智慧的火花出現(xiàn)。學生人多而學法不一,他們往往會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問題。有時一些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學引向高潮,補充完善教學。教師應當予以肯定和鼓勵,做到教學相長。

五、記學生學習中的“攔路虎”

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學習過程上發(fā)現(xiàn)問題,也可以通過與學生交談或問卷的形式,征求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意見,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困難所在。教師若對難點吃不透、對重點找不準就容易以面代點。突破課堂難點,主要應對課堂中學生反應強烈的部分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及時查漏補缺,對癥下藥,及時搬掉“攔路虎”,及時予以補救。

六、記“再教后記”

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每教完一篇課文后,總會寫一寫下次再教時應如何做,因此她的課教得爐火純青,常教常新。我們應該學習于漪老師的好做法,在教完每一節(jié)課后,應坐下去,沉下心來,思考一下這一堂課的得與失,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體會以及通過多種渠道反饋的教學信息,寫一寫“再教后記”,考慮一下今后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改進,才能比這堂課上得更精彩。這樣可以揚長避短,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新的境界。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