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聽舒曼的音樂有感

作者:單森權(quán)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尚在兩天前,記憶里舒曼還是比較模糊的,僅知道他是浪漫樂派的一員,創(chuàng)作了〈童年情景〉等作品,以及知道他是德國音樂家,有個鋼琴家妻子克拉拉等一些零星并簡單的故事,由于他不象其他音樂家那樣出名,我甚至有點忽視他。

但在昨天欣賞郎朗的卡內(nèi)基音樂廳獨奏音樂會錄像片時,第一個曲目便是舒曼的,而且被郎朗演奏得那么出神入化,這使我決定對舒曼作一番研究。

一口氣讀了有關(guān)他的鋼琴音樂、管弦樂、生平等幾本書后,再來聽郎朗的演奏時,覺得舒曼離我不遠了,他的鋼琴曲〈阿貝格變奏曲〉,因一個美麗的故事而讓我著迷。據(jù)說,這是為他20歲時在一次舞會上遇到的姑娘梅塔?阿貝格(Meta Abegg)而寫的,而他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用了Abegg的名字的五個音節(jié)作為這首變奏曲的主題動機,即A bB E G G ,并將它發(fā)展成了一首7分多鐘的獨奏曲。首先出現(xiàn)的一組由主題音型模進發(fā)展而成的短小上行旋律中,由于每一次模進中都帶有一個小二度音程,使主題音樂于清新中帶有些許委婉柔美之感,隨后的下行旋律,又似女孩低眉頷首般的羞澀之態(tài)。郎朗在演奏這一旋律的反復部分時,觸鍵之輕柔,仿佛不忍心驚動正在冥想中的少女一樣……這就是舒曼式的極其感性化的音樂旋律啊。

對音樂和文學同樣有著敏感觸覺的舒曼,自小受其書商家庭的耳濡目染,又秉承了其母憂郁細膩的性格,從小便顯露出獨特的藝術(shù)氣質(zhì),并特別崇拜當時的作家尚?保羅和前輩音樂家舒伯特,雖然母親希望他學法律以便能找一個安穩(wěn)的職業(yè),可他卻只對音樂著迷,并向當時有名的教師、克拉拉的父親維克學習鋼琴。而他又因練琴過度而使右手失去了正常功能成為殘廢,于是專心于音樂創(chuàng)作了。他的作品中帶有那種先天獨有的神經(jīng)質(zhì)和非常優(yōu)美的抒情性,與當時的浪漫主義思潮正好吻合。

作為他較早期的鋼琴作品,〈阿貝格變奏曲〉中所包含的情感上的沖動和變奏技巧上的華麗,使得這位青年音樂家的音樂創(chuàng)作功底和豐富的情感表達能力展現(xiàn)無遺。在余下的幾次變奏中,時而激動、狂喜,時而溫柔、低吟,時而又俏皮、靈動,時而又安靜、沉思,常常突然會出現(xiàn)夸張的情緒變化,似乎是舒曼內(nèi)心捉摸不透的情感騷動,而這些,在郎朗細膩的觸鍵中表達得十分精確。聽郎朗的演奏,仿佛做了一回滿腦子幻想的舒曼。不禁感嘆作品創(chuàng)作上的精妙和演奏家演繹上的精確。

據(jù)一些研究舒曼的學者分析,這種“阿貝格”式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舒曼的其他不少鋼琴作品中都有影子,象〈蝴蝶〉〈狂歡節(jié)〉等,愛玩文字游戲,將文學與音樂創(chuàng)作結(jié)合起來,成為詩人、音樂評論家、作曲家舒曼創(chuàng)作上獨特的名片。

舒曼的情感生活同樣是非常豐富的。他與鋼琴教師之女克拉拉之間,有著曲折而動人的愛情故事。舒曼第一次見到比他小9歲的克拉拉時,克拉拉才9歲,但她此時已是小有名氣的演奏家了,到處在巡回演奏。雖然克拉拉的父親維克反對兩人交往,但舒曼總也忘不了這位才女,以致在其父的百般阻撓下,還是于十年后帶著克拉拉私奔了,并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父親不得干涉女兒的婚事,最后,早年學過法律的舒曼贏了這場官司,并順利娶了克拉拉?;楹?,生活在甜蜜中的舒曼的創(chuàng)作風格有所改變,從先前只專注于鋼琴音樂而轉(zhuǎn)向了更多種領(lǐng)域,如管弦樂作品、聲樂作品等。而他的著名的〈降B大調(diào)第一交響曲〉,便是誕生于婚后的兩年內(nèi)。這部作品他曾分別給四個樂章起名為“初春、黃昏、快樂的游伴、暮春”,于是,交響曲又名為“春天交響曲”,這是他四部交響曲中寫得最好的,當時由門德爾德指揮首演,獲得了成功。他把對人生的幸福感受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融進這部作品中,表達了一種樂觀的情懷。第一樂章由一個簡單動機發(fā)展出的生機勃勃的音流,第二樂章平靜中蘊含的激動,第三樂章由舞蹈性的節(jié)奏所營造的明快與跳動,第四樂章富有民間風格的歡樂氣氛,均從不同側(cè)面表達了對大自然明媚春光的向往和心中不能抑制的愉悅,也表明作者對獲得幸福愛情的滿足感。據(jù)記載,他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僅用了四天時間就初步定稿了,可見其樂思的敏捷程度和激情澎湖的創(chuàng)作熱情。而引發(fā)他由單純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多元的音樂創(chuàng)作的,是聽了一次舒伯特交響作品排練后,他在寫給克拉拉的信中,直言心中的狂喜,說從沒想到管弦樂的表現(xiàn)力是如此之強,從此,他便開始涉足更多的音樂領(lǐng)域,他的許多中大型作品,都是在結(jié)婚后的十年里完成的。

舒曼的神經(jīng)質(zhì)的氣質(zhì),也導致了他長達數(shù)十年的精神疾病。他是個平時不愛說話的人,但心中有許多想法,而他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經(jīng)受了許多次親人亡故的打擊,從妹妹和父母的相繼病故,到哥嫂的先后離去,還有舒伯特、門德爾松的逝世,使他的精神倍受煎熬,過度的抑郁癥導致了精神分裂,并于1854年精神失常而跳河自殺,幸好被漁夫救起,但隨后的兩年里便在精神病院里渡過直到去世。在他1853年43歲時,已經(jīng)因為精神問題而常常在指揮自己的作品時走神,拿著指揮棒遲遲不打拍,樂隊隊員們只好自己往下演奏,他也最終因此被辭退了指揮等職務(wù)。雖然當時他已是聲名顯赫,但終因健康問題而過早地離開了音樂舞臺。上天在孕育出這樣有靈性的作曲家的同時,總是要讓他們經(jīng)受太多的人生磨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那一時期的不少著名作曲家都是英年早逝,或許便是一種天意。而在舒曼死后,他的學生,比克拉拉小十四歲的勃拉姆斯,則因暗戀克拉拉而終身不娶,并在克拉拉死后的第二年逝世,這又令浪漫主義作曲家們的情感生活多了一層悲涼與神秘。勃拉姆斯竟然能在這樣的情感漩渦中創(chuàng)作出一首首偉大的作品來,也是一個奇跡。這也應(yīng)該是所謂浪漫主義時代的特色了,眾多的音樂家們走出古典主義的嚴謹?shù)目蚣埽_創(chuàng)出富有個性化的音樂風格,給音樂園地播種出了一株株綻放著極富個人思想色彩的奇花異草,因此,聽浪漫主義的音樂,一定要情感豐富、十分投入地去欣賞品味才能感受其真諦,如果能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情感世界、創(chuàng)作背景,則更能接近作品的精神內(nèi)核。

音樂雖然是隨時隨處可以聽的,但音樂是不能沒有準備就去聽的。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