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享京歌京韻——“趣動課堂”評價實踐中的歌唱教學
摘要:歌唱是初中音樂教學中受到關注最多的部分。如何在音樂課歌唱教學中運用有效方法,提升學生音樂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是每位深耕一線的音樂教師常常要面對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將在“趣動課堂”理念引領下,結合評價量規(guī)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和思考,以期改善教學效果,為同行教師提供可借鑒的案例。
關鍵詞:趣動課堂;評價量規(guī);歌唱教學;
一、課例分析
(一)生動感知,聽出興趣
音樂是聽覺藝術,學生主要通過聽覺活動感受與體驗音樂。如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歌曲《唱臉譜》第二樂段,筆者結合評價量規(guī)表(見表1),在充分聆聽的前提下,采用模仿、問答、游戲、體驗的方式,引導學生認知音樂要素、感受音樂風格,為進一步唱好歌曲做好鋪墊。
表1
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1.聆聽音頻,學生思考:人物表達喜怒和平常生活中的方式有何不同?人物性格有何特點?(教師帶領學生用“啊哈哈“”哇呀呀”模仿京劇凈行的笑和怒,感受京劇花臉爽朗豪放的性格。)
2.聆聽歌曲錄音,學生找出聽到的臉譜書簽并介紹人物特征。(教師對學生的介紹作出肯定并結合臉譜實物補充介紹臉譜知識。)
3.聆聽教師演唱,學生為四個片段樂譜進行排序。(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樂譜,清晰掌握樂段結構。)
4.聆聽鼓點,學生在擊鼓傳“臉譜”游戲中,體驗休止符、切分音、同音連線的節(jié)奏要點。(教師帶領學生從音響上理解難點節(jié)奏,而不是只停留在概念中。)
5.聆聽同伴演唱,學生演唱歌曲,并對同伴進行評價。(教師指導學生用寬厚、洪亮的聲音和恰當的體態(tài),將京劇西皮流水唱腔的勁和味表現出來。)
評價方式為:
(1)觀看和模仿;(2)思考和問答;(3)游戲和體驗。
(二)主動品讀,唱出情趣
歌唱教學應該注重歌曲韻味的表現,在音樂知識和技能學習的過程中表達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如《唱臉譜》第一樂段,筆者結合評價量規(guī)表(見表2),筆者在現在教學中,通過音樂對比、歌詞理解、情感體驗的方法,指導學生在唱會歌的基礎上唱好歌,懂得歌唱方法,達到理想的歌唱水平。
表2
教學過程如下:
師:剛才同學們用富于激情的聲音學唱了一段京劇凈行唱腔,下面請大家再來對比欣賞一段演唱,思考并完成表格。
(學生從旋律、節(jié)奏、情緒、唱法等音樂要素感受兩段音樂的不同,說出歌曲第一樂段包含流行音樂元素,歌曲的體裁為運用京劇元素創(chuàng)作的京歌。)
師:京劇是中國國粹,在外國人眼里它有怎樣的魅力呢?請你模仿京劇聲腔輕聲高位演唱歌曲,說一說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學生手劃旋律線,依字行腔,教師出示四擊頭鑼鼓經,請學生分組模擬大鑼、小鑼、鼓、鈸的象聲詞,教師順勢指導學生表演京劇亮相。)
師:京劇是如此出神入化,妙不可言,那么怎樣演唱能夠表達好對京劇驚嘆和自豪的感情呢?請同學們聽一聽老師的演唱,在你認為是好的處理或是有變化的地方舉手示意。
(學生以情帶聲,提出自己演唱處理的方案。)
評價方式為:
(1)對比聆聽;(2)模仿體驗;(3)情感表達。
(三)聯(lián)動創(chuàng)編,表達智趣
音樂教學不應脫離積極的音樂創(chuàng)造和面向所有學生的創(chuàng)意活動。如《唱臉譜》歌唱教學,筆者結合評價量規(guī)表(表3),鼓勵全體學生隨樂而動,獨自或與同伴合作進行演唱、律動、創(chuàng)作等編排,最終將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意和情感有力地表現出來。
表3
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1. 創(chuàng)設情境,開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