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舞蹈表現力探究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舞蹈教育已經成為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校普及教育的重要任務,對高中學生進行良好的舞蹈教育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闡述舞蹈表現力的意義,分析舞蹈表現力給高中舞蹈學生帶來的影響,從形體訓練及身體訓練角度探究培養(yǎng)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舞蹈生;舞蹈表現力;策略;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高,舞蹈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對于高中學生,進行舞蹈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為學生今后的健康發(fā)展打下一定的基礎。在舞蹈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舞蹈表現力。所以,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舞蹈表現力,盡可能地采取更多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一、舞蹈表現力概述
(一)舞蹈表現力的概念
表現力,是創(chuàng)作者通過一系列的人為感受將人物形象外化的一種能力。舞蹈表現力是用舞蹈的形式表達人內心與外在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既能表現出一種自我感覺,同時也能通過舞蹈的感染力將觀眾帶入其中。舞蹈表現力包含外部所展現出來的形態(tài),也包含內部情緒的高低起伏,同時一些外在的因素也會對舞蹈表現力產生影響,比如風格、韻律、音樂等??傊?舞蹈的表現力,就是對音樂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是將情景和人物的感受表達出來、展現舞蹈魅力的核心所在。
(二)培養(yǎng)高中生舞蹈表現力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從本質上來說,舞蹈表現力是一種感知力的體現,能夠很好地利用舞蹈,讓人保持身心平衡。在應試教育體制下,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而且高中生也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階段。進行舞蹈訓練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促進學生肢體之間的配合能力。
2.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習舞蹈,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以及音樂感染力都有明顯效果;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對藝術的欣賞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促進藝考生發(fā)展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藝考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對于高中舞蹈生來講,為了促進他們能夠更好地完成藝考,就需要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舞蹈中的情感進行深層次的感悟,再利用形體科學將情感合理地展現出來。這個過程需要有更高的舞蹈表現力。
二、培養(yǎng)高中舞蹈生表現力的策略
(一)形體訓練和動作訓練
高中生要想很好地完成一套舞蹈動作,既要有好的形體和儀態(tài)進行支撐,也需要良好的肌肉能力以及協(xié)調能力。這兩者的結合,才能夠體現出舞蹈表現力。
1.形體訓練
形體動作,是舞蹈的主要表現手段。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在實際舞蹈訓練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形體訓練。從形體訓練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并且對學生的潛在運動力進行充分挖掘,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使其動作協(xié)調,在舞蹈中將優(yōu)雅的氣質和精神面貌展現出來。對學生進行形體訓練,需要老師嚴格要求,向學生示范規(guī)范的動作,使學生能夠按照嚴格的規(guī)范動作步驟去模仿,準確地掌握舞蹈動作,最終實現形體訓練的目的。
2.練習呼吸
在形體訓練過程中,需要身體各個部位及呼吸能夠相協(xié)調。呼吸十分重要,會對舞蹈的速度及力度產生一定影響,使舞蹈動作能夠隨著情感的起伏而產生變化。在表演舞蹈時,表演者利用呼吸進行調節(jié),可以展現不同的氣質,表達很多微妙豐富的情感。在日常訓練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平靜的狀態(tài)下閉上眼睛跟隨音樂練習呼吸,從而感受到身體的流暢性。
3.肩部動作訓練
舞蹈中很多舞姿舞步及技巧都與肩部的配合有關聯,一些民族舞蹈中肩部動作的應用尤其突出。如蒙古族舞蹈,肩部動作是蒙古族舞蹈的獨特特征,傳達出這個民族與眾不同的特點。高中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肩部訓練時,要重視對學生肩部的柔韌度及開放度的練習。
4.手臂動作
手臂的舞蹈動作也能展現出很多內容。在不同的節(jié)奏中,手臂能夠用動作的變化展現出多樣的情態(tài)。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手臂訓練,讓學生感受手臂的流暢感,關注舞蹈中手型的運用。
5.腰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