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音樂管理論文 >

由一首流行歌曲引發(fā)的教學思考

作者:陳華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單位:寧波市科技園區(qū)信懋學校


    那是2005年年底,學期即將結束,我與往年一樣,忙著學生的測試與評估,其中以班為單位進行特長表演也是我對學生評估的一項內容,在精心的準備了兩周后,由課代表主持的匯演活動開始了。每個班的表演熱情高漲節(jié)目各具特色,其中有一個節(jié)目讓我的久久不能平靜,那是初二某班的一位女同學,表演了一首歌曲《我不想長大》,看起來好象極其平常的這件事卻讓我瞠目,并不是因為那位學生落落大方的表演和率真的演唱贏得了同學們的好評。而是這首歌中的一部分旋律,竟然是莫扎特的《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音樂啊??梢蕴寡?,對與流行歌曲這一方面我的確不如我的學生們,是常常屬于后知后覺的那一種,而這首s.h.e.的《我不想長大》我也從來沒有聽過,后來才得知是s.h.e.唱的,歌曲并沒有署名是改編的(關于產權的問題我們就不便討論了)。為了不破壞當時熱烈的氣憤,我沒有打斷學生興致濃厚的表演,看著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身處在熱情高漲的氣氛中我的心中卻末名地悲哀:學生很喜歡這首歌,可他們竟然不知道這首歌曲音樂的來源竟然是距我們有二百多年前音樂神童、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手筆。節(jié)目還在進行著,而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不知道莫扎特是否能聽得到,而我可真的要用這首被譽為“含淚的微笑”在心里來為這位音樂大師禱告了。
仔細想想這種現(xiàn)象也決非偶然了,以前有個4 in love的《一千零一個愿望》中的加入了巴赫的《小步舞曲》風迷一時,到前段時間的周杰倫又請出肖邦(《十一月的肖邦》)橫掃流行音樂市場, 如今s.h.e.也不干寂寞的紛紛效仿,搬出莫扎特來助陣,仿佛不約而同的玩起了復古風潮,可是歌曲的本身就沒什么內涵和品位,還美其名曰:古典與流行的完美組合。
我個人是十分崇拜和欣賞莫扎特的音樂的,因為他不僅凈化心靈,而且凈化靈魂??晌也⒉皇且粋€唯古典為尊屏棄一切的人,生活中的美,現(xiàn)實中的美,以及時代美我也還是極為欣賞的,在教學中我也不屏棄運用一些積極健康向上,唯美崇尚的流行音樂,也算是順應時代發(fā)展,但是在對古典音樂甚至是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上我還是很嚴肅的??墒沁@絕非偶然的現(xiàn)象不得不引人深思啊。
古典音樂真的離我們的學生那么遙遠嗎,為什么學生學習流行歌曲的速度和鐘情度要遠遠高于對古典音樂的熱情,古典音樂是否真得考慮一下“老歌新唱”的形式呢?實際上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盲從和對古典音樂及其相關知識的匱乏造成的。
于是我就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激發(fā)學生探索主動學習、客觀辨證地認識流行歌曲和古典音樂;去認識和了解音樂神童莫扎特以及他的音樂風格,及其音樂的價值和內涵。
先來個對比欣賞和分析吧,我在電腦中搜索到這一部交響曲進行播放,學生一聽先是一楞,再得知這部音樂的主題出自被譽為“音樂神童”的莫扎特的一部交響曲,學生更是吃了一驚。因為學生對音樂神童莫扎特還是有一點了解的。
同學們,不知你們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流行音樂中會頻繁地引用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古典音樂的旋律呢?
“復古風潮唄”學生倒是快人快語。
“別出心裁的一種演繹方式”
“利用莫扎特的影響賺錢”
“返樸歸真了”
“哈……”,不知是哪個小家伙說了一句,逗的大家笑了。
“說的好”我鼓勵著大家
接著我又問學生:“那為什么會出現(xiàn)返樸歸真的現(xiàn)象呢?”
“是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太嘈雜、太浮躁,渴望和諧與寧靜的需要嗎”
學生在認真的思考,有幾個還在小聲的議論。
我又提出問題,讓大家思考:
“那你認為這種現(xiàn)象值得推崇嗎?這種方式你認為他的生命力又將如何?”
“你希望以后以這種方式去了解古典音樂、認識音樂大師嗎?這樣的歌曲的內涵和格調是否會隨之而提升呢?”
討論熱烈極了,褒貶不一。
 我又將探索和學習目標推進一步,“今年也就是2006年,是莫扎特誕辰250周年。”
“哇…”學生一片嘩然,學生嚴肅認真的看著我,仿佛期待著我后面的介紹。
“莫扎特的音樂典雅秀麗,如同珍珠一樣玲瓏剔透,又似陽光一般熱情溫暖,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他的作品有令人沉靜和思索的魅力,雖然英年早逝他卻給人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財富,無形中用音樂延續(xù)了他的生命。兩個半世紀以來追崇他的人們對于他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除了他的音樂,還有他的經歷、書信、甚至死因都成了熱門話題、甚至有人還研究出莫扎特效應、莫扎特使人更聰明之說等等…”
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詢問起來:“什么效應?”……
看來學生和古典音樂的差距還真是不小啊,畢竟欣賞莫扎特甚至古典音樂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積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前期的引導質疑,討論探究進行的比較深入,所以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愿望比較濃厚了。
“莫扎特的音樂是需要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聽,用心去發(fā)現(xiàn)的,……” 接著我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收集莫扎特的相關資料的。和學生又用了一課時的時間來交流討論莫扎特。雖然經過引導,探討、收集資料,學生對莫扎特的生平,及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這把火炬還得傳遞下去,這才是教育的目標啊。
正是由于這件事情,也使我在對莫扎特的相公資料的收集當中,對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如火如荼的
我一直在考慮該如何引導學生去欣賞古典音樂,還在不斷的思考、留心收集資料?;c之前我引導學生質疑、分析,激發(fā)了學生的討論和探索,學生也能夠較為客觀的認識古典音樂,這卻無意間給我的教學埋下伏筆,使我新年開學后的教學工作進行的也特別順利,而且別開生面。
我把初二年級下半學期的教材(第16冊)中的第六單元《春之聲》,提前放在新學期開學之際教授,這樣不僅符合季節(jié)的交替變化,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有水到渠成之勢。因此這節(jié)課我還特別準備了用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改編的合唱作品、《春之聲圓舞曲》、貝多芬的《春天奏鳴曲》、維瓦爾第的《四季》中的《春》的第一樂章等古典音樂。
在互問新年好后,我說到:
我用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被改編成合唱的這個作品來舉例,
我問:“同學們,你們覺得用這種方式改編作品如何?”
學生比較贊成,覺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而且還認為有歌詞的作品就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純器樂演奏的,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可見大師們的音樂作品是深入淺出、無與倫比的。音樂看似通俗,便于人們接受和傳唱,但在其通俗易懂的表象背后卻隱含著深刻的內涵與品位。因此無論歲月的流失還是深得人們的喜愛。
 “也許正是因為認識到音樂的無窮魅力,才會有為了讓更多的人們能感受這美妙音樂而改編的作品吧,雖然大師們的藝術性很難逾越的,但是他們尊重音樂,尊重他人,拉近了我們和古典的距離,我們值得感謝的?!?BR>學生興奮的說:“對了,這部作品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壓軸戲之一呢!”
我接上話題:“而且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和往年有所不同,一向以演奏和弘揚施特勞斯家族曲目為主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今年(2006年)的新年音樂會里還特地加入了一首莫扎特的著名歌劇作品《費加羅的婚禮》的序曲及約瑟夫.蘭納《莫扎特風格》圓舞曲?!?BR>幾個學生得意的說:“是的,我是聽到介紹的” “那個序曲我曾聽到過”學生沸騰了。
“這正式歐洲乃至世界徐徐拉開了規(guī)模非同尋常的“莫扎特年”紀念活動的帷幕。他同時也成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更代表著一種精神。我們是否也應該想想該為這位大師做點什么?……”
“為他開音樂會”“可以做專欄,專題宣傳”“繼續(xù)關注并查找資料”“去欣賞他的作品……”學生爭先恐后地說著
在我慢慢引導學生地走近古典音樂時,學生認真的聆聽著、思考著,在這個分析思考,探究的過程中也就是教育要達到的最重要的目標了。
教學中的內容安排上畢竟有限,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擔負起這一艱巨的任務,在教學中有選擇的補充,在欣賞古典音樂時決不能讓流行音樂牽著鼻子走,在教學中將流行音樂引入教學一定得把握好一個度和比重。無論是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都有自己的風格和路線,只要音樂具有較高的思想內涵、品位格調,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道路也未嘗不可,正如教學中補充的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改編成合唱的這個作品就是非常好的例證。千萬別再造成音樂內涵、格調得不到提升反而降低自己的品位狀況。更是不能本墨倒置。而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應該具有理性的頭腦來博聞廣識,雅俗共賞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相信學生對莫扎特作品以及古典音樂的欣賞會隨著年齡和學識的增長而提高的。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